【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猝死危機|躺睡易氣喘、下肢水腫、體重增? 醫生拆解心臟衰竭6大警號

發佈時間: 2023/08/26

若在睡覺時突然喘不過氣,可能屬於心臟衰竭,恐有致命風險!有醫生指出,如果睡覺時經常感到胸悶、喘不過氣,除了可能因為一般呼吸道疾病,也可能因呼吸道受阻塞形成鼻鼾,甚至睡眠窒息症,久而久之也會讓身體慢性發炎,包括出現心臟衰竭。醫生提醒大家,平時可以多留意自己身體狀態,如果有6種情況就可能屬於心臟衰竭,要趁早求醫。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成長遇轉變難適應 醫生拆解青少年常見情緒問題

{{hket:ul-video id="8967"}}{{/hket:ul-video}}

睡覺常感氣喘或屬心臟衰竭

台灣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生郭志東於健康資訊網站《今健康》中分享,如果睡覺時經常感到胸悶、喘不過氣等情況,除了可能因為一般呼吸道疾病,也可能因呼吸道受阻塞形成鼻鼾或睡眠窒息症,但長期如此可能會讓身體慢性發炎,久而久之形成慢性疾病包括心臟衰竭。

他解釋,人體因地心吸力的影響,站立時有大部分水量會集中在下肢,當睡眠姿勢保持平躺時,下肢的水分就會在約30至60分鐘逐漸回流到身體各處。心臟主要負責氧氣輸送、養分輸送、水分輸送、血液循環等工作,但如患心臟衰竭,當水分回流至心臟時就會對心臟造成負擔,從而影響肺部,讓人感到呼吸受阻,一般而言只要坐起就能改善。

6大心臟衰竭警號

郭志東醫生表示,心臟衰竭患者除了容易在睡覺時感到呼吸困難、現氣喘,日常生活中也會感覺到有些變化,建議大家可以多留意以下6大心臟衰竭警號: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3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3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3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3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3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3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37.jpg"}}{{/hket:inline-image}}

睡覺容易氣喘:正如上述所指,睡覺時容易感到胸悶、呼吸困難和氣喘,需要坐起來讓呼吸恢復暢順。

日間呼吸不順暢:除了睡覺時間,日間即使沒有進行任何劇烈運動或體力勞動都會覺得有點氣喘。

體力衰退:日常生活中也會感覺到體力大不如前,容易感到疲勞。

下肢水腫:心臟衰竭會影響血液循環,故此水分輸送也會受影響,讓水分容易聚集在下肢、小腿位置,從而形成水腫。如果大家穿襪後發現小腿內側有明顯勒痕、久未退去,甚至用手按壓後需待一段時間才反彈回來,這意味著下肢彈性減少,出現「凹陷性水腫」。

尿液改變:由於代謝變差,故尿液量可能會變少、顏色變深。

體重增加:由於水分堆積,從而讓體重明顯上升。

郭志東醫生指出,心臟衰竭成因繁多,主要包括心臟瓣膜、傳導系統、肌肉、血管等位置出現問題,日久逐漸衰竭,導致無法進行原本代謝的工作;背後原因除了老化,也包括了心肌炎、抽煙、酗酒、飲食不當、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糖尿病等,大眾要對這些風險有自覺並提高警覺。他提醒大家,心臟衰竭情況可大可小,如果大家發現有上述6大警號,務必到醫院進行檢查。

6大情況屬危急

若觀察到以上情況,而身體又有明顯不適,出現以下6大情況的話即屬危急,需立即到急症室救治:

  • 喘不過氣
  • 感覺到快要窒息
  • 出現吁吁的喘鳴聲
  • 呼吸節奏變快
  • 呼吸明顯感到吃力,甚至原本沒有腹式呼吸習慣,卻開始腹部呼吸
  • 嘴唇發紫

內容獲「今健康」授權刊登。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郭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