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蟲出沒注意|遊日注意!婦人遭咬染Oz病毒亡 蜱蟲分佈全日本 奈良鹿高危勿摸

發佈時間: 2023/06/27

日本茨城縣一名70多歲婦人去年因心肌炎病逝,近日經調查證實她因被蜱蟲叮咬,感染Oz病毒死亡,成為全球首宗人類感染上述病毒後死亡病例。然而,這類蜱蟲分佈在日本全國地區,當中在梅花鹿的血液曾發現Oz病毒抗體。有旅遊達人提醒,在奈良被遊客餵飼的鹿其實亦有不少「硬蜱」寄生,「蜱蟲數量可能是你想像的100倍」,籲遊客們:「可以餵,別摸就好,隨時注意!」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脂肪肝能否逆轉有3大關鍵? 醫生教改善3大飲食+生活習慣

{{hket:ul-video id="8528"}}{{/hket:ul-video}}

Oz病毒已普遍存在當地動物

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報告指,老婦求醫時仍清醒,但發近攝氏39度的高燒,及出現血小板減少、肝腎出現炎症反應等症狀。醫護人員其後發現她有曾被蜱蟲叮咬的痕跡,入院26日後出現心律不正,經搶救後不治。當局事後經驗屍發現,在婦人的心肌細胞發現Oz病毒的蹤影,因而判斷婦人是感染Oz病毒死亡。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6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6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63.JPG"}}{{/hket:inline-image}}

據日媒《NHK》報道,Oz病毒於2018年從愛媛縣的一隻龜形花蜱發現。這種蜱蟲廣泛地分佈在日本全國地區,在千葉、三重、和歌山、山口縣等均能找到。在當地的野豬、梅花鹿等動物血液曾找到Oz病毒的抗體,顯示病毒已普遍存在於當地的動物。

厚生勞動省指,此前曾驗出血液中帶有Oz病毒的抗體,可以說感染後不一定會導致死亡。當局將繼續調查和研究該病毒的特徵和症狀。目前死者感染途徑未明,被攜帶病毒的蜱蟲叮咬有可能會受感染,當局呼籲大眾小心不要被蜱蟲叮咬。

台灣旅遊達人「魚漿夫婦」近日發文分享,指奈良鹿身上有大量的蜱蟲,「而且牠們會帶著這些蜱蟲接近我們,走過來用頭部摩擦,蜱蟲數量可能是你想像的100倍,摸鹿等於摸蜱蟲」,又表示:「可以餵,別摸就好,隨時注意!」

另一旅遊專頁「卡瓦納 X 日本旅遊失心瘋」也發文指,奈良鹿身上有大量的「硬蜱」,觸摸的話很容易被感染,「大家小心一點,去奈良最好不要去摸鹿吧!」

避免蜱蟲叮咬5大重點

據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資料顯示,蜱蟲在各個發育階段都要吸血才能夠成長,而牠們吸血前的身體大小由2毫米至12毫米不等。蜱蟲可以透過吸血傳播病毒,例如巴貝西蟲病、萊姆病、寇熱及斑疹熱等,而人類的傷口或眼睛接觸到可傳播疾病的蜱蟲屍體或蜱類,都可能受到感染。如果要避免被蜱蟲叮咬,可以留意以下5大預防措施︰

  • {{hket:inline-image name="05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6.jpg"}}{{/hket:inline-image}}

萬一發現自己遭蜱蟲叮咬,甚至鑽入皮膚,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甚至擠破,更不能在被咬時用水沖。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燒、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