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Healthy Life|醫病同時醫心 難忘病人從容面對抗癌路 腫瘤科醫生:他們是最勇敢的人

發佈時間: 2023/05/19

最令人害怕的疾病,莫過於癌症。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Patricia)自小已視「醫生」為她最敬仰的職業,成為醫生的一刻更承諾要貫徹行醫之道,除了為病人提供生理上的治療外,也希望能透過藝術幫患者及家屬紓緩負面情緒。她接受《晴報》記者訪問時表示:「雖然醫學是較理智的主題,好像與藝術完全不相干,但其實兩者互有關係;醫學也可以是一種藝術,而醫生是結合了理性和感性的工作。」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怕年邁母擔心 洗澡頭腫揭患骨癌 80後女出書圓作家夢記錄遺願

{{hket:ul-video id="8200"}}{{/hket:ul-video}}

來自醫學世家但並非志願成為醫生

Patricia表示,雖然自己來自醫學世家,亦視「醫生」為最敬仰的職業,但小時候從沒想過將來要成為一名醫生。她表示以前要填寫「我的志願」時都會寫上各種職業,例如科學家、太空人、藝術家、唱片騎師等,當時她對未來職業可謂是不停地變,而最終成為醫生的契機亦幾乎與一般人無異,

「都可能是因為從小就耳濡目染,中學取得好成績升讀大學,順理成章入讀高分的學系,所以就選擇了讀醫科。其實我覺得好像是冥冥之中就已經自然地被安排在這條路上發展,自己也就默默接受了。」

Patricia坦言當時踏上醫學路,其實也沒甚麼很偉大的目標或抱負,可能還是求學階段,一心只是想努力讀書、取得不錯的成績畢業即可,

「當然都有想幫助別人的心,只希望能做到有意義的好職業。」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87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eg"}}{{/hket:inline-image}}

最大得著是人生觀的轉變

成為醫生的過程和經歷絕對不容易,Patricia形容當時讀書的6年間就是不停地埋頭苦幹,但從沒想過放棄。不過就因為讀醫非常忙碌,所以也沒有空閒時間培養自己興趣。她笑言:

「基本上由我讀醫至培訓的10年間,都可以說是『No life』。(毫無人生)」

作為腫瘤科專科醫生,Patricia表示不少人都以為腫瘤科醫生都要負責做相關手術,但實際上做手術的是外科醫生,腫瘤科醫生只是負責接見癌症病人,提供適合的治療方案及照顧。提到成為腫瘤科醫生,Patricia表示自己從醫數十年來,最大的得著並非治療好病人所得到的喜悅感,而是病人改變了她的人生觀,

「其實在診間見過最神奇的是,不少病人沒有太大的情緒變化,反而是他們的家人才是最多情緒起伏。」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她都會再與病人單獨傾談,才發現不少病人其實心底裡早已接受事實,亦有心理準備去迎接漫長的治療過程。而正正就是這種態度,為她帶來正能量,反思自己可以利用這份正能量去幫助病人及其家人,

「我覺得作為醫生的角色就像『牧羊人』,帶領著病人和家屬走過艱辛的抗癌道路,同時陪伴並引導他們走向康復的終點。我覺得我在不同病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多,學習到如何從容面對病情,其實他們才是最勇敢的人,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支持、欣賞和學習。」

由病人成為朋友

Patricia分享一宗近年較深刻的案例,有位30多歲的媽媽因為餵哺母乳時,感到乳房有硬塊。起初以為只是餵哺母乳期間的瘀傷而不以為意,但後來孩子戒斷母乳後,發現硬塊仍然存在,遂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證實是中期乳癌(第3期),當這名媽媽得悉是乳癌後,馬上與丈夫抱頭大哭,以為是絕症。Patricia憶述:

「當然死亡固然是擔憂之一,但更多的是擔心小朋友的未來、經濟能力、工作問題等等。」

她透露,當時病人丈夫曾懇求醫生要盡力救治妻子,當下她也被深深感動到,不禁感到鼻酸。她了解病情和病人的生理數據後,認為病人不能馬上接受手術,因為腫瘤已有3至4厘米大,同時又有淋巴轉移跡象,故要先用標靶藥及化療以縮小腫瘤。她解釋,其實現時使用的標靶藥效果非常顯著,這名病人在施打第1針後,腫瘤已縮小達一半;其後完成6針療程,幾乎已檢查不出任何腫瘤,正式邁向康復。而最令她深刻的是,病人康復至今達2年,對方每次複診時都會帶同2名女兒,彼此互相分享趣事,逐漸成為了朋友。

醫學都可以是藝術

Patricia同時是一名藝術收藏家,特別鍾情於收藏中國和亞洲當代藝術作品。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接觸到「藝術治療」。近年她也致力推動「藝術治療」,希望能利用它去幫助癌症病人。雖然醫學和藝術看似牛頭不對馬嘴,不過她就認為醫學也可以是一種藝術,因藝術不單是常見的畫作、雕塑、音樂等,其實也可融入到醫學當中,

「其實好簡單,構成一切藝術的就是顏色,顏色亦衍生出『藝術治療』;加上現代人不善於用言語表達情緒,反而利用顏色等外在物件,能讓人更容易去表達內心感受。」

她認為作為腫瘤科醫生,除了要處理病人生理上的問題,更要面對病人在情感及情緒上的難題;正如上文所指,不少癌症病人的家人在面對檢查結果時都會表達出強烈情緒,而「藝術治療」正正可以幫助處理這種情況,

「雖然醫學是由精確數據和實驗等組成,但在應用上其實都需要加入人性和感性的元素,尤其是在癌症治療方面,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面對肉體痛楚、內心恐懼和經濟壓力等,醫生都需要做個情緒疏理的角色,這就是醫學的藝術。」

Patricia透露自己在看診時,都會利用「藝術治療」引導病人調整心情,不少病人在聽到確診患癌消息時都會出現擔憂、傷心等負面情緒。此時,她會利用「藝術治療」去引導病人訴說自己的困境,讓他們從中抒發負能量、把擔憂煩惱暫時忘卻,從而治癒心靈。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86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89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79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73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72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71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744.jpg"}}{{/hket:inline-image}}

「Ode à La Femme 她之頌」藝術收藏展

Patricia連同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先生及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張文茵,創辦了Artzwell創藝治療中心,中心於5月13日至5月26日舉辦「Ode à La Femme 她之頌」藝術收藏展。策展展覽以歌頌女性為主題的私人珍藏展,期盼能藉着藝術去提高並倡導社會的身心靈健康、宣揚文化的可及性和平等性。

Ode à La Femme 她之頌

日期:5月13日至26日(星期一休息)

時間:12:00 – 19:00

地點:Artzwell創藝治療中心(中環安和里8號7樓)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郭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