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物過敏|中大研蝦敏感疫苗 打3針免戒口 解構11種蝦類致敏原 有助精準診斷

發佈時間: 2023/05/11

蝦敏感是本港最常見的食物過敏,中大醫學院透露,目前正就相關疫苗進行研究,初步動物測試已證實疫苗有效,接種前對蝦有激烈敏感反應的受體,接種後再沒有敏感反應,現開展人體初期研究,料若成功推出,蝦敏感患者打3針便不用再因敏感終身戒口,脫離苦海。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7c74d-5c19-4305-a7f4-bb0329645f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fcd04e4-391a-483f-8c5d-7de973b560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f1da9404-3fc4-46c8-a142-b8157afdab3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8d4a9ac-b80f-4a6c-b5b2-94d7cd94c0db.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3657d8d-1c05-4c79-aad9-b72c3f6d06f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18229d2-6a73-44ee-9f7f-b9639b12ba93.jpg"}}{{/hket:inline-image}}


中大醫學院與泰國瑪希敦大學及三美泰吞武里醫院早前亦合作研究,在港泰共招募了85位於5年內曾至少2次在吃蝦後出現即時過敏反應的人士,再提取大虎蝦的蝦類蛋白,為他們進行血清過敏測試,成功解構11種蝦類致敏原,包括1種新致敏原肝糖磷解酶 (Pen m 14),且找出在港泰兩地分別最有助精準檢測蝦過敏的3種致敏原。

另更首次把以致敏源為本、被廣泛使用於花生敏感檢測上的分子測試,應用在蝦過敏診斷。

中大醫學院羅騰祥基金兒科教授黃永堅指,現時用於蝦敏感診斷的皮剌測試,以及血液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E)檢測,僅用貝殼類海產提取物作測試,準確度低,假陽性結果比率達8成;雙盲、安慰劑對照食物激發測試雖然是現時診斷蝦敏感的黃金標準,但患者要留院2日,不斷試食不同蝦含量的蝦餅,人手需求大和成本昂貴,且存在高風險。

中大醫學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亦稱,有些患者吃蝦後感不適,進行傳統血液測試發現IgE含量高,便認定自己對蝦敏感,但事實上有些人對各種蝦類致敏原的反應很低,為蝦類耐受人士,僅因所吃的蝦不潔而感不適。

他續說,原肌球蛋白為傳統蝦致敏原,但是次研究發現,即使是同一種蝦,港泰流行的主要蝦致敏亦存在差異。

患者毋須透過高風險試食測試確認蝦敏感
 

他相信,研究成功找出的多種蝦類致敏原,將有助患者透過分子測試精準確認影響他的致敏原,並找出蝦類耐受患者和不同程度的過敏患者,對症下藥。患者不但不用再透過高風險食物激發測試確認是否蝦敏感,亦不需擔心因過度戒囗而影響健康。

發現新致敏源 , 冀促進過敏診斷治療 , 中大拓美國曱由基因圖譜 ,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梁薾心

責任編輯 : 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