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生瘡變生癌|鼻頭長「暗瘡」 女子擠破後流血不止 延醫近1年揭皮膚癌恐切鼻|附自我檢查方法

發佈時間: 2023/05/08

青春雖無敵,但頑固青春痘久久不癒,隨時病變成為皮膚癌。紐西蘭一名52歲女子在鼻尖上長出一顆暗瘡,長達數月仍沒消退;後來患處更開始泛紫,並有疼痛感,一擠便開始流血。最終,她拖延近1年才求醫,卻被診斷患上皮膚癌。醫生直言,若她再延誤治療,恐怕要切除整個鼻子。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順產後腹肌變弱肚鬆鬆 多做3類運動修身防尿失禁

{{hket:ul-video id="8157"}}{{/hket:ul-video}}

鼻頭長出頑固「青春痘」

綜合外媒報道,52歲女子蜜雪兒(Michelle Davis)去年4月發現鼻尖上長了一粒暗瘡,但她不以為意,一直用遮瑕膏掩飾臉上的暗瘡。雖然友人曾提醒她似乎情況有異,但她依然沒有求醫的打算,

「我52歲還長青春痘是怎麼回事?我一直告訴自己,它會消失的。」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p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p2.jpg"}}{{/hket:inline-image}}

擠痘後流血不止 醫證實罹皮膚癌

直到今年1月,蜜雪兒臉上的暗瘡變得非常疼痛,她形容為「就像皮膚下的火山」,一擠更是不斷流血。雖然蜜雪兒發覺不對勁,但一個月後才去求醫,結果被醫生告知患上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令她震驚不已,

「我以為皮膚癌會是一顆痣。」

發現長痘後一年,蜜雪兒在今年4月接受治療,進行鼻瓣手術移除癌細胞;其鼻頭被切破一個洞,留下鋸齒狀的縫合傷口,兩邊的鼻孔變得大小不一。但她慶幸自己是類似病例中,少數不用移除整個鼻子的幸運兒。蜜雪兒坦言,她從小到大都不太注重防曬,但現時防曬已成為她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環。

自我檢查皮膚癌:ABCDE法則

現時,皮膚癌為香港十大癌症之一。皮膚癌可分為非黑色素瘤皮膚癌和黑色素瘤皮膚癌。而個案中的基底細胞癌屬於非黑色素瘤皮膚癌,亦是最常見的皮膚癌。本港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早前向《晴報》表示,基底細胞瘤多為肉色,多數出現在外露的地方,如頭、手臂或腿部,皮膚會出現難以癒合的小缺口,或有微絲血管增生的情況出現,

「基底細胞瘤常被誤會是暗瘡,但如果發現患處有增大情況,顯然不會是暗瘡。」

  • {{hket:inline-image name="02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5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6_600.jpg"}}{{/hket:inline-image}}

一般而言,市民都可以依照「ABCDE法則」為皮膚進行自我檢查,但由於此法則主要用於分辨癦痣是否出現異常,對於分辨肉色的基底細胞瘤未必有效,「但仍可參考患處左右兩邊是否不對稱(Asymmetry)及邊緣(Border)是否參差不齊。」陳厚毅指,皮膚科醫生會視乎患處大小,並透過皮膚鏡(表皮發光顯微鏡技術),判斷皮膚腫瘤屬良性或惡性,「但最好還是抽組織化驗。」

陳醫生亦提醒,紫外光是導致黑色素瘤的其中一個因素,故此要預防黑色素瘤,就需做足防曬措施,如外出前塗抹防紫外線A(UVA)及紫外線B(UVB)、防曬指數最少達SPF 30或以上,兼具防水功能的防曬用品。平時亦要不時檢查皮膚情況,及早發現才能提高治癒機會。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黃堯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