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Healthy Life|草根成長Band 5出身 睹父親捱壞身體奮發讀醫 黃麗珊盼用「陽光」照亮腫瘤科

發佈時間: 2023/04/21

腫瘤科病房的氣氛灰暗沉重,從屋邨Band 5中學畢業到成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的黃麗珊,一直希望用自身的「陽光」照亮病房,把「無悔」帶給病人及家屬。然而,在工作上積極成為「陽光」的她亦也有疲憊時,她接受《晴報》記者訪問時笑言:「我在外面就輔導人,回家後其實也需要有人輔導我。」而那個人就是她的丈夫,他們自中一起便結緣,青梅竹馬,「他是我中學生涯中最大的得著。」

{{hket:ul-video id="8019"}}{{/hket:ul-video}}

草根成長 Band 5出身

談起自己的成長,黃麗珊醫生是草根階層出生,父母結婚時僅於鰂魚涌的山頭搭建木屋成家,因此她形容自己在山野間長大亦不為過,其後輾轉住過板間房及臨時房屋區等。在輪候了十幾年後,一家人終於獲派公屋,搬到華貴邨。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48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48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48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477.jpg"}}{{/hket:inline-image}}

黃麗珊坦言,父親過去為了養家,每天打兩份工而捱壞了身體,自己童年時亦經常陪伴他出入醫院。這些經歷讓她慢慢覺得,如果將來自己成為醫生,至少可守護家人健康,她又笑言:

「即使做不成醫生,做護士都好!」

相比其他以成為醫生為目標的孩子,黃麗珊求學的起點似乎比較「蝕底」,她當時入讀的是屋邨內一所Band 5中學。雖然她在會考時考獲21分佳績,打破全校紀錄,亦深知這分數要入讀醫學院仍有距離。因此在高考期間除繼續寒窗苦讀外,亦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希望「砌靚個Portfolio」,最終在高考後成功被港大醫學院取錄。

「陽光」被潑冷水時

也許是童年陪伴父親出入醫院時遭到冷待的經歷,黃麗珊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令病人感到溫暖的「陽光」醫生,加上喜歡與人溝通的個性,她選擇了腫瘤科,作為踏上專科醫生的第一步。面試了幾間醫院的腫瘤科後,雖被錄取,始終對第一間醫院的面試經歷念念不忘,當時的面試官對她的「陽光」理念大潑冷水,說道:

「腫瘤科病人一般較『灰暗』,如果你在他們面前表現『陽光』,對他們而言只會更加難受。」

而對她的「陽光」潑冷水的不止面試官,還有冷冰冰的現實。在她任職公立醫院的十多年間,發現公營的醫療資源只容許她每次頂多用15分鐘面診一名腫瘤病人,她需在15分鐘內分別向該名病人講解壞消息、各類治療方案、藥物處方等,同時還要輔導病人及家屬,她直言:

「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縱使你有心維持醫療質素,你卻早晚有出事的風險。萬一出事,將是對你自己一世人的責備。」

因此,她決定投身私人執業,望在自己能夠控制的情況下,不要作出令自己遺憾的決定,同時亦可達到理想的「醫患關係」。

  • {{hket:inline-image name="02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1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14.jpeg"}}{{/hket:inline-image}}

以「盲公竹」架起連接公營、私家之路

對於理想的「醫患關係」,黃麗珊感嘆,腫瘤是一種需要一家人用多年的時間去醫治的疾病:

「腫瘤並非一個人的疾病,而是一家人的慢性病。」

她希望自己除了在醫生層面盡責之外,同時亦要成為病人及家屬的同行者,甚至是「盲公竹」,讓他們在抗病路上不感孤單。

其實家屬也明白事理,不會要求一個腫瘤科醫生必須完全治癒病人至「斷尾」,他們所求的是「無悔」,希望病患可以有尊嚴、有質素地生存到最後,例如最簡單要確保病人「食瞓痾」不辛苦,「這正是我們腫瘤科醫生要做到的事情。」

不過,她卻觀察到公營與私家醫院間存有巨大落差,那就是「公立醫院很多病人,而私家醫院則有很多病人負擔不起」。因此自投身私家執業以來,她一直思索著如何收窄這種落差,漸漸發覺自己在這方面可為病人規劃到更多︰例如她接收到一名情況較為嚴重的病人時,當對方未必有能力負擔到後續的治療費用,她至少可為對方「出信」,提醒公立醫院的醫生同事有關病人的緊急情況;當公院醫生看到信件時,或可安排病人下周見面接受治療。

黃麗珊在過程中至少可擔當分流的角色,避免耽誤病人的病情,

「一方面,我希望自己可成為病人一家的『盲公竹』,另一方面亦想把這枝『盲公竹』,變成公立、私家醫院之間的一條路,讓更多病人在這段路上受惠。」

  • {{hket:inline-image name="321614459_1198400324143282_6759408330506269258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39621007_235989835578799_8884322045198688410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30768184_748295980014497_7214637361904483604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476.jpg"}}{{/hket:inline-image}}

「陽光」背後 慶幸有你

要做到這麼理想的「醫患關係」,背後需要犧牲黃麗珊大量的私人時間,她所犧性的正正是與丈夫及兩個女兒的相處時間。感慨 :

「如果想成為負責任的醫生,未必可同時成為負責任的妻子及母親。」

自兩名女兒出生後,黃麗珊自言,像是丟下了她們讓丈夫照顧,自己則投入工作;她很感恩,能夠嫁給對方,十分感激丈夫一直在背後支持。

她形容與丈夫的緣分是特別的,每次回到中學跟師弟妹見面,她都會如斯分享:「我在中學最大的得著便是認識了我丈夫,我倆中一至中七也是同班的男女班長。」笑言感謝丈夫的包容:

「我未結婚前是公主,結婚後是女王!」

丈夫在精神上扶持太太,她笑說:「我的工作時要不斷輔導別人,那我回家後其實也需要人輔導!而丈夫總會在我迷茫時給予正確方向,在提醒我的同時亦不會令我感到難受。」

  • {{hket:inline-image name="01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907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47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30840953_878307993280822_3411651835638456212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34515108_217715627435817_8582565513085401348_n.jpg"}}{{/hket:inline-image}}

在「陽光」背後,黃麗珊哽咽地表示:

「我覺得找伴侶,要找比父母更疼惜我的人,而他(丈夫)完全做到,非常感謝他!」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撰文:吳梓楓

拍攝及剪接:馮凱宜、王華婷、黃敬博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