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新型薄血藥搭配逆轉針劑安全防中風

發佈時間: 2023/04/06

中風是本港三大疾病殺手之一,而心房顫動(房顫)則是導致中風其中一個重要成因。房顫患者若能依從醫生指示,適當使用薄血藥,能大大降低中風風險;不過,傳統薄血藥例如「華法林」會為服用者帶來一定的出血風險,令部份病人有所顧慮。有醫生指出,醫藥技術不斷發展,近年一些新型薄血藥的出血風險較低,並備有逆轉針劑,有助應對突發情況,呼籲病人如對藥物使用有任何疑問,應向主診醫生查詢,切勿自行減藥停藥。

心房顫動之所以被形容為隱形殺手,其一主因是它可導致中風,令患者喪失活動能力,甚至死亡。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心臟科專科陳熠恒醫生指出,房顫所造成的心跳不齊,窒礙心房有效收縮,以致血液無法有效泵至全身各處。血液停滯容易導致凝固,從而產生血塊,此最常見於心耳位置。血塊一旦脫落,便會隨血液游走;假如堵塞供應腦部血管,即會造成中風。

用藥得宜 減低中風機會
現時,醫生會透過CHA2DS2-VASc風險評分,評估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例如年紀大及患有高血壓等,分數便會較高,屆時病人就需要服用薄血藥。陳醫生認為,房顫的治療方向要平衡療效得益及風險兩者。由於服用薄血藥後,出血風險會增加,故必須審視患者個人情況,如中風機會較大,用藥是較理想做法。

陳醫生指出,雖然薄血藥會增加患者的整體出血風險,但臨床所見一般相對輕微,相對嚴重的出血風險例如腸胃出血、腦出血或創傷性出血,研究指整體數字一般為百分之一以下。因此,就適合的病人而言,只要用藥得宜,會是利多於弊。

近年新一代薄血藥的出血風險較傳統藥物華法林為低,而且備有逆轉針劑,助患者應對緊急出血狀況。陳醫生解釋,概括而言逆轉針劑就是針對薄血藥的抗體。注射逆轉針劑後,抗體能於短時間內與薄血藥分子結合,並使其失效。由於它針對薄血藥分子的結合能力是身體凝血因子的350倍,故此能在幾分鐘內消除原先藥力,達至逆轉效果。

逆轉針劑 應對突發出血
究竟甚麼時候需要用到這種逆轉針劑呢?陳醫生指出,部分房顫患者在遇到意外或突發事件時大量出血,可以注射逆轉針劑應對這類情況;如日後需要進行可預見的醫療程序,則會建議預先與主診醫生商討,安排在適切時間內停藥︰「逆轉針劑是一個很好的備用工具,讓患者遇到緊急狀況時使用,解除即時的危機。」

陳醫生強調,中風風險會隨著年月而增加,年紀越大,患上房顫及中風機會亦越大,故此中年人士及長者應不時審視個人健康風險,並明白中風是可以預防,如果本身患有房顫,便應考慮是否需要開展療程。若然出血風險過大,現時仍有其他治療方法例如左心耳封堵術,能助房顫患者解除中風危機。

備注︰
陳熠恒醫生提醒,治療心房顫動及預防中風的方法眾多,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並按個人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