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二十四節氣.大寒︳飲食避免生冷 多吃黑色食物補腎 中醫分享潤肺湯水+4大保暖貼士

發佈時間: 2023/01/20

今日(20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寒,正值一年中陰陽轉換的時間,人們將會度過最為寒冷的時間。註冊中醫師蘇安莎向《晴報》指,大寒前後容易出現感冒、咳嗽、氣管敏感、怕凍、容易疲倦、肚痛、心血管疾病、關節痛等的問題。因此她呼籲大家做好防風保暖、調養身體,做到「保陰潛陽」就可鞏固體內陽氣,減少身體病痛。她又分享一款適合大寒期間飲用的湯水,當中除可滋陰潤肺外,更有消滯潤腸的功效。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不尋常的氣喘:心臟衰竭的警號

{{hket:ul-video id="7399"}}{{/hket:ul-video}}

對於在大寒前後的保暖貼士,蘇安莎醫師表示可從「衣食住行」4方面入手:

1. 衣

要重點留意脖子、肩膀、背部、肚臍、膝蓋、腳底這6個部位都需要衣物遮蓋保暖,因為這6個部位受寒就會對應身體出現各種毛病,例如背部受寒就容易引發咳嗽及各種頸椎疾病、肚臍受寒會容易引致肚痛肚瀉等,因此要留意好這6個部位做好遮蓋保暖。出門常帶備圍巾、外套,女士們也要盡量減少穿短裙、短上衣以免受寒。

2. 食

可以進食保暖驅寒的食材調補身體,但需要根據不同體質進行飲食調補。如果體質偏陽虛的人,可以以溫熱食物為主,當中雞、羊都是屬於溫熱的食物,適合陽虛人士進食。而偏陰虛體質的人士就比較適合滋陰的食材例如鴨肉、鵝肉、木耳等食物。

此外,大部分體質的人士在寒冷的日子都適合進食補腎益腎的食物,例如黑色食物包括芝麻、黑豆等,以及杏仁、核桃、大蒜、栗子、桂圓等食物。

不過要留意的是,如果想在「大寒」日子做好保暖的措施,就盡量避免進食生冷食物如雪糕、冰凍飲品等,同時一些寒性食物如梨、西瓜、綠豆都盡量少食,以免寒傷脾胃。

3. 住

建議大家在睡前可以使用暖水浸腳20分鐘,有助驅寒助眠,睡得好就有利於養精蓄銳,調補元氣。同時身體都有一些保暖驅寒穴位,可以讓大家在家都可以偶爾進行按摩驅寒,甚至使用暖包放在穴位上就效果更佳。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5.jpg"}}{{/hket:inline-image}}

腎俞穴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命門)旁開1.5寸處,約與肋弓緣下端相平。具有益腎氣、利腰脊、聰耳目的功效。

命門穴腰部正中線第2腰椎(14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季脇(第11浮肋)下端相平。具有利腰脊、溫腎陽、理血的功效。

關元穴下腹部正中線臍中下3寸處,當中極上1寸。具有益腎氣,利下焦,回陽救逆的功效。

大椎穴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具有升陽,益氣,補虛等功效。

4. 行

「大寒」時期出行最好在日出以後才出門,因為「大寒」前後時節的早晨溫度都會特別低,寒氣強,因此有晨練的老友記們最好就是日出後才起行,就可以做好防寒保暖。

大寒宜喝湯水潤肺

蘇安莎醫師亦特別分享一款適合大寒期間飲用的湯水,當中除可滋陰潤肺外,更有消滯潤腸的功效。

木耳雪耳山楂湯︰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7.jpg"}}{{/hket:inline-image}}

功效:消滯、潤腸、通便及滋陰潤肺

材料:黑木耳38克、銀耳38克、山楂10-15克、蜜棗2粒、鹽少許、水約1.5升

做法:

1. 銀耳及黑木耳先浸發至脹身,切去銀耳的蒂部,將銀耳及黑木耳切細。    
2. 將山楂及蜜棗沖洗乾淨。
3. 加水入湯鍋,放入全部材料。
4. 以中或慢火煲30分鐘完成,加少許鹽調味。

5大紓緩食滯穴位

隨著農曆新年將至,由於不少賀年食物都是油膩及難消化食物,因此不少人在新年期間都會出現食滯的情況。蘇安莎醫師建議可透過按摩一些紓緩食滯穴位,以可降低不適感。

  • {{hket:inline-image name="03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6.jpeg"}}{{/hket:inline-image}}

1. 紓緩胃氣過多:内關

手腕内側,腕橫紋往後約3隻手指橫放的距離,正中央位置

按摩方法:定位後以對側拇指指尖於穴位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約20-30秒,直到手部出現脹、麻的感覺,然後再按摩另一邊,雙手輪流按3次

2.調整腸胃幫助消食:中脘

穴位位置:肚臍中央與胸骨下緣之間的中點,約在肚臍往上5隻手指橫放的距離

按摩方法:把掌心放在穴位上打圈摩熱,可持續摩擦5-10分鐘,但要切忌過於用力以免引起不適

3.通便:天樞

穴位位置:肚臍正中往兩側旁開3隻手指橫放的距離

功效:疏調腸腑、理氣、消滯、通便

按摩方法:方法有二,可把兩手掌心放到兩側天樞穴上摩擦,方法跟按壓中脘相同,或用兩拇指指尖在穴位上按揉約20-30秒,然後休息30秒,反覆進行3-5次

4.止胃痛:梁丘

穴位位置:端坐時大腿用力蹬直,膝蓋外側上方的凹陷中、約在膝蓋骨外側往上3隻手指橫放的距離

按摩方法:用拇指尖以點按的方式按摩該穴約3-5分鐘,直至膝關節出現酸脹感覺

5.健脾胃:足三里

穴位位置:膝蓋外側下方凹陷位置往下約4隻橫放手指的距離

按摩方法:用拇指尖以點按的方式按摩該穴約3-5分鐘,直至小腿出現酸脹的感覺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