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醫言乳理|女士乳房有硬塊不對稱或患乳癌 10位腫瘤科醫生拆解最新治療方案

發佈時間: 2022/10/11

乳癌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殺手,近年的死亡率亦有上升趨勢,令不少女性聞之色變。所幸,現今醫學界針對乳癌的治療方案推陳出新,只要及早發現,康復機會亦會大大增加。ViuTV新節目《醫言乳理》就請來「娟姐」練美娟及10位腫瘤科醫生,深入探討乳癌趨勢、分析不同乳癌類型及最新治療方案。

十位腫瘤科醫生 拆解女性頭號癌症

一連十集的《醫言乳理》昨晚(10日)7時55分起首播,由練美娟主持,節目中,她在化妝間巧遇女藝人,她們遇上各樣有關乳癌的煩惱,並由醫生解答。參與醫生包括:臨床腫瘤科專科關永康醫生、戴燕萍醫生、王韶如醫生、張文龍醫生、梁廣泉醫生、饒家棟醫學博士、李宇聰醫生、黃麗珊醫生、張明智醫生、及內科腫瘤科專科曾詠恆醫生。

據資料所示,每14位香港女性當中,就有1位有機會患上乳癌。根據乳癌細胞的基因受體,乳癌可分為不同類型,各有不同特點,除了最常見的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約佔七成),就以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陽性(HER2)佔最多(約兩成),HER2型乳癌的特點是腫瘤生長速度快、侵略性較高、普遍預後較差。而本港HER2型乳癌約佔兩至三成,其中第四期患者比例較高,突顯針對晚期HER2型乳癌治療的重要性。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4354157-281a-474f-9168-4f39aa2238ba.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af4fb2-d606-40fb-b20a-18d39645469c.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7b34d1b-d6e7-4f7f-b536-f75977e6e54c.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f44435e-4708-46f0-9617-89eee4efb75f.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edc9d8e-bf17-4df9-a621-ed7630f32b3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fa013244-2b20-4076-a0fa-1d158a0a90db.jpg"}}{{/hket:inline-image}}

抗體藥物複合體直接攻擊癌細胞

以往針對HER2型乳癌個案只能靠標靶藥物,一旦失效,便要採用化療,副作用相對較多,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甚大。近年,醫學界研發出被形容為「生物導彈」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 Drug Conjugate,簡稱ADC),將標靶藥物和化療藥物結合為單一藥物,令化療藥物能透過標靶藥物直達帶有HER2受體的癌細胞,使化療藥物直接攻擊癌細胞,減少對其他細胞帶來影響力。

除了HER2型乳癌,近年其他乳癌的治療方案也有進展。例如過往被視為特別棘手的三陰性乳癌, 現在可以檢測癌細胞有否出現BRCA基因突變,從而考慮使用其針對性標靶藥物,幫助減低患者復發風險。

護理生活貼士 幫助患者對抗癌症

不少正在接受治療的乳癌病人會有食慾不振、噁心等不適,其實食物營養是抗癌的重要一環。家人平日可以多花心思,準備患者喜歡的菜式,加上賞心悅目的擺盤和伴碟,有助患者增加食慾。此外,運動亦不可缺,患者可多做帶氧運動,如緩步跑、踩單車、跳舞、游水都可以提升體能,增加肌肉等都能夠對抗乳癌。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