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抑鬱症非只情緒低落 執行力大減 生活頓失節奏

發佈時間: 2022/10/12

大眾對抑鬱症的認知,一般傾向停留在「情緒低落、哀傷、想法負面」等心理病徵,但其實此症對記憶、專注及執行能力等,往往亦有著深遠影響,患者可能因此變得思路緩慢,對所有事情也會方寸大亂,導致抑鬱病情更趨嚴重。有醫生指出,近年有多機制藥物透過調節腦部傳導物質,同時能紓緩抑鬱徵狀及改善執行功能,有助減低對生活影響。

34歲的劉小姐(化名)辭掉工作後經常遇到焦慮及驚恐情況,最終被診斷出患上了抑鬱症。她記得病情最嚴重時心跳加速,而且失去專注力,經常忘記被交帶要做的事情,出街買餸也會帶漏銀包,這些「甩漏」令她情緒更見煩燥不安。主診醫生評估過其病情,決定為她調校藥物及展開認知行為治療,平伏她情緒之餘,更能讓她明白到事情的本質,讓她一步一步離開情緒漩渦之中。

腦部額葉比一般人少
精神科專科嚴香華醫生指,過往有不少像劉小姐這類個案,除了情緒低落,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及動力外,一些主導生活的執行能力也大受影響。她說,這些認知徵狀包括集中力下降、思路緩慢及對事情猶豫不決等︰「患者變得無法正常思考,簡單如買菜準備晚餐,也不能決定買甚麼食材,在大小事項也無法作出果斷反應,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

抑鬱症與我們的執行能力有甚麼關連呢?嚴醫生解釋,從病理角度看,抑鬱症患者腦部額葉及海馬體的體積較健康人士小,而額葉本身正正影響我們的執行功能。另外,磁力共振掃描研究顯示,患者腦部神經網絡的連繫失調,故此他們的思路較為緩慢,對平時喜歡的事物都失去興趣,這些缺損也就是大腦失調的徵狀。

多機制藥物改善病情
要為抑鬱症患者制訂治療方案,嚴醫生認為必須評估每名患者的需要,例如對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的影響,從而適當地介入。「傳統上,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等藥物有助改善病情,近年,有『多機制藥物』(Multi-modal)能調整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對改善認知功能方面的作用較優勝。」她說,治療抑鬱症必須保持耐性,患者需要持續用藥,療程大約6至9個月,務求控制病情同時,減低復發風險。

嚴醫生指出,如能透過非藥物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配合用藥,療效將比單一用藥更佳。她表示,認知行為治療是讓患者改變思維,透過多角度思考而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緒及身體反應,當情緒得到紓緩,集中力也會有所回復,屆時將有助他們克服負面,理性地處理問題。

不過,嚴醫生指出,必須釐清抑鬱症患者出現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是幾時出現,是在有抑鬱症前已經存在很長時間,還是出現抑鬱症之後,以及身體有沒有其他疾病可能會影響到認知功能:「尤其是長者,有些患抑鬱症的長者表現功能衰退,例如記性轉差,說話減少和自我照顧能力退步,當他們的抑鬱症康復後,這些認知功能又會改善。但也有一些長者依然有這方面的問題,必須考慮他們是否同時有認知障礙症,因抑鬱也可以是腦退化的早期徵狀。」

嚴香華醫生提醒︰治療抑鬱症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並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