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好身材,不少人都會到健身室鍛煉。有台灣婦人常到健身室做負重訓練,疑因長期在腹部施加壓力,導致子宮下垂,出現下腹腫脹及尿頻現象,需接受手術治療。有醫生提醒,年過40歲的女士宜每年檢查是否有子宮下垂的現象,並盡早醫治。
同場加映:
為母則強︳前社工媽媽辭職照顧自閉症兒 捉緊治療黃金期 許下承諾:會陪你一齊面對
{{hket:ul-video id="6637"}}{{/hket:ul-video}}
據台媒報道,台中一名45歲的劉姓美魔女勤上健身房運動做重訓,生完第二胎至今仍保持美好身段。日前,她下腹部感到腫脹不適及尿頻,到婦產科求診,結果發現患上子宮下垂。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溫亭虹醫生表示,近年不少女性喜歡上健身房做重訓,想要練出「馬甲線」、「六塊肌」。腹部長期處在高壓的狀態,使女性骨盆腔的各個器官,如子宮、膀胱等脫垂的機率升高。他表示,以往女性子宮脫垂都常見於年紀較大或長年做粗重工作的女士,但現在女性常做重訓,導致年過40歲而又熱愛重訓的女性,也容易有子宮下垂。
溫醫生解釋,子宮下垂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是由於女性骨盆腔肌群和韌帶因為鬆弛、老化,使骨盆腔的器官失去支撐而逐漸往下墜,當壓迫到膀胱或直腸,就會出現頻尿或便祕的問題。他續指,劉女的子宮頸下垂至陰道口,屬於第三期的子宮下垂,子宮壓迫到膀胱造成尿頻。
由於劉女因沒有生育的考量,曾詢問可否移除子宮一勞永逸,但溫醫生指根據目前泌尿科與婦科的相關研究,移除子宮對於治療子宮下垂問題幫助不大;骨盆腔不只有子宮,還有膀胱、直腸。許多患者移除了子宮後,膀胱、直腸還是跟著滑脫出來,因為骨盆腔肌群一旦鬆弛就不可逆轉。
溫醫生分析,輕微的子宮脫垂若不影響生活,可以靠運動防止症狀惡化,他建議有輕微子宮或膀胱脫垂現象的熟女,可多做提臀縮肛,如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或瑜珈中的「橋式」,訓練骨盆腔肌群的動作,並減少搬重物、激烈運動的次數,就能讓下垂的症狀不再加劇。
然而,當患者的子宮下垂到陰道口就需要手術治療,目前「人工網膜子宮膀胱懸吊術」是最能一勞永逸的方式。他解釋,下垂的主因是因為骨盆腔肌群鬆弛,導致子宮、膀胱等器官沒有支撐力,而「人工網膜子宮膀胱懸吊術」,可將子宮或膀胱等器官「扶起來」而不下墜,能解決下垂的問題,並改善尿頻或便秘等問題。
他提醒婦女,無論是否為自然產,年過40後,最好也趁每年子宮抹片檢查時,留意自己是否有下垂的現象或狀況;若常覺得下腹有腫脹感、或尿頻或便秘、腰痠背痛等症狀,都可至婦科做進一步檢查及評估。
曾生育婦女 子宮下垂風險較高
本港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曾指出,子宮下垂(Uterine Prolapse)是骨盆底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的統稱,即骨盆底器官(子宮、陰道、膀胱及直腸)因盆腔韌帶及肌肉鬆弛退化或組織受到破壞,失去支撐而脫離正常位置,導致有下墜或突出體外的現象。
此病常見於50歲以上的婦女,「隨年齡增長,骨盆支撐組織會萎縮、鬆弛。停經或更年期缺乏雌激素,亦會加速組織退化。」而曾生育的婦女風險較高,「生育次數多、生產時用力不當、生產的胎兒重達4公斤以上、缺乏產後骨盆運動等原因都可能造成骨盆腔鬆弛,更有機會傷到骨盆腔神經及肌肉。如曾難產,需要用吸盤或產鉗分娩的女士,也有機會出現此情況。」
方秀儀又補充,過快的增重與減重、天生結締組織較差或長期承受較大腹壓,如經常便秘、哮喘、慢性咳嗽、常搬提重物、肥胖,亦會增加患病風險。
3種常見子宮下垂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 {{hket:inline-image name="6e438515-f579-432e-b390-104c7cf169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2513f6d-a297-4f6c-ad3d-ab7c79ff2857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8c21f80-f295-4883-9c66-83937a2ff717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ae367209-07e1-4bc8-b29f-447819980c1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0bdfac-05ac-4ee2-8f31-359b5f4f7111_600.jpg"}}{{/hket:inline-image}}
子宮持續下垂或致腎衰竭
方秀儀表示,患者會感到不適、陰道異常出血,也有可能引起尿液倒流。如情況持續,會導致腎臟受損、腎功能下降,甚至腎衰竭。治療方面,如只屬輕微子宮下垂,並無直腸及膀胱下垂徵狀,可先作觀察,並進行盆底肌肉運動作輔助治療。但若子宮常刮損發炎,又或尿失禁、便秘等徵狀影響日常生活,便應作進一步處理,如接受「子宮托」治療,或切除子宮或進行保留子宮的修補術。
預防方法
- 避免提舉重物
- 控制體重
- 改變生活習慣:防止便秘和長期咳嗽等可能令腹壓增加而引發子宮脫垂的疾病
- 定期接受婦科檢查
- 多做骨盆底肌肉運動:尤其於產後,可減少子宮脫垂及滲尿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
-
Sick問識答|鼻水長流是過敏或感冒? 醫生教7大症狀助判斷+分享3招速效緩解不適 |
|
-
龔慈恩大推健康新染法!上色效果媲美化學染*仲持色3星期!洗3日=染1次!換支洗頭水 每月染少一次!天然+方便+省時! |
|
-
飲食攻略|每日煮1款魚助「變聰明」 毒物專家養出2名醫科兒 忌1種煮法令營養流失 |
|
-
好人好事|女子油麻地路邊暈倒途人合力施援 80後小紅書男感動:香港人的善良是刻在骨裏! |
|
-
名人健康丨曾擁逾500名女友 69歲歌王驚患膀胱癌歷30次電療嘆:性能力變差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大笑咳嗽就漏尿小心子宮下垂 更年期婦女3個常見徵兆要留神
|
-
【醫療事故】婦人子宮下垂手術後頻尿血失禁 5年後驚揭下體藏惡臭黑紗布
|
-
主婦注意|大掃除跪低擦地用力過猛 主婦子宮跌出陰道 【醫生拆解2大子宮下垂原因】
|
-
產後保養|八旬婦子宮下垂20年壓迫尿道引發腎衰竭 醫生提醒5大預防方法
|
-
健康新女性︳婦人大笑咳嗽常漏尿 被孫嫌臭揭子宮下垂 醫生教一個動作助矯正 ︳子宮下垂3大症狀
|
-
健康新女性︳行樓梯打乞嗤下體有「生蛋」異感 婦人困擾逾半年揭子宮下垂︳附3種常見症狀
|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健康新女性︳45歲女狂做GYM舉重 下腹腫脹尿頻揭子宮下垂 - 晴報 - 健康 - 女性疾病 - D220926
健康新女性︳45歲女狂做GYM舉重 下腹腫脹尿頻揭子宮下垂 - 晴報 - 健康 - 女性疾病
要有好身材,不少人都會到健身室鍛煉。有台灣婦人常到健身室做負重訓練,疑因長期在腹部施加壓力,導致子宮下垂,出現下腹腫脹及尿頻現象,需接受手術治療。有醫生提醒,年過40歲的女士宜每年檢查是否有子宮下垂的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359474%2F%E5%81%A5%E5%BA%B7%E6%96%B0%E5%A5%B3%E6%80%A7%EF%B8%B345%E6%AD%B2%E5%A5%B3%E7%8B%82%E5%81%9AGYM%E8%88%89%E9%87%8D%20%E4%B8%8B%E8%85%B9%E8%85%AB%E8%84%B9%E5%B0%BF%E9%A0%BB%E6%8F%AD%E5%AD%90%E5%AE%AE%E4%B8%8B%E5%9E%82
https://skypost.hk/article/3359474/健康新女性-45歲女狂做GYM舉重-下腹腫脹尿頻揭子宮下垂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55000/3359474/ab20febb-bbe4-491e-b9d4-34759666395d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55000/3359474/
健康
女性疾病
503
3359474
514
514003007
健康 女性疾病
婦科疾病,女生話題,失禁,治療,手術,生育,健身,運動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婦科疾病,實體詞,欄目(內容),女生話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失禁,健康醫療,治療,健康醫療,治療,手術,親子,生育,實體詞,體育項目,健身,實體詞,興趣,運動
健康,女生
子宮 膀胱 運動 骨盆 器官 醫生 女性 長期 骨盆腔 肌群 現象 生活 肌肉 直腸 重物 組織 訓練 健身房 腹部 尿頻 症狀 韌帶 方秀儀 陰道 婦女 婦科 患者 女士 黃金期 腎衰竭
2022-09-26
健康新女性-45歲女狂做GYM舉重-下腹腫脹尿頻揭子宮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