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認識HRD陽性卵巢癌 手術後化療及維持治療助減復發

發佈時間: 2022/04/12

BRCA1/2為大眾所熟知,是一種與癌症相關的基因,其中,帶BRCA1/2基因突變的女性一生中累積患上卵巢癌的風險可高達四成。然而,臨床腫瘤科專科楊善如醫生指,BRCA1/2基因突變只是HRD(同源重組缺陷)的其中一種,卵巢癌個案中只有約兩成屬BRCA1/2陽性,而HRD陽性的則佔一半,更為普遍。現時,新型治療PARP抑制劑能針對BRCA1/2基因突變和HRD陽性患者的細胞修復機制,阻止癌細胞得到修復因而漸漸凋亡。楊醫生形容,治療方法的進步令患者在抗癌路上多了一個「新出口」。

在人體的DNA修復功能中,HRR(同源重組修復基因)是其中重要一員,協助維持身體細胞(包括癌細胞)穩定性的修復機制,而常聽的BRCA1/2亦是HRR的一種。楊善如醫生說:「正常健康的人體內也有這些基因修復機制以修復損毀的DNA,以維持正常人體運作。可是,若HRR或BRCA1/2突變,在HRD測試中會呈陽性結果,也代表基因修復機制出現問題。」

人體修復機制令癌細胞繼續生存
楊善如醫生指出,以上的基因修復機制與卵巢癌的關係相當密切。因BRCA1/2基因突變而形成的癌細胞,即使已失去BRCA1/2修復DNA的功能,癌細胞亦不會因而死亡,因為細胞可透過另一種機制,由PARP蛋白進行修復,令卵巢癌細胞得以繼續生存和增長。」雖然患者體內已有癌細胞,但由於卵巢位於盆腔較深位置,因此早期的卵巢癌徵狀並不明顯。楊善如醫生說,超過三分二的患者在卵巢癌的初期階段只會感到腹部不適,大多患者會以為是腸胃不適,輾轉求診後,才最終確診卵巢癌。

卵巢癌患者手術後需化療及維持治療
由於初期病徵不明顯,臨床上本港接近四成的卵巢癌個案,在確診時屬第三或第四期,即中至晚期。楊善如醫生說:「針對卵巢癌,不論是哪個期數或有否轉移,醫生也會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繼而盡量安排減積手術,即盡可能將最多的腫瘤和病灶移除,除了可減低患者的身體負擔,亦可令及後的化療發揮較佳效果。」一般而言,中晚期卵巢癌患者對一線鉑類化療的反應不錯,但楊善如醫生說卵巢癌其中一個特性是復發率高,在再次使用鉑類化療藥物時,效果有可能有所下降甚至出現抗藥性,病情難以受控。

HRD陽性患者用PARP抑制劑成效不俗
因此,首次鉑類化療後的維持治療非常重要,不論是HRD陽性、BRCA1/2基因突變的第三及第四期卵巢癌,也可以使用PARP抑制劑,另外配合血管新生抑制劑,通過抑制體內某種蛋白質來阻止腫瘤的血管生長,從而限制腫瘤組織的血液供應。楊善如醫生引述研究指:「有研究顯示,HRD陽性卵巢癌患者使用PARP抑制劑配合抗血管增生藥物後,無惡化存活期可達三年以上,比沒有使用PARP抑制劑的無惡化存活期增長19.5個月。」PARP抑制劑治療的副作用較化療輕微。楊善如醫生最後提醒,卵巢癌有多種不同治療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IMG-20210814-WA0028.jpg"}}{{/hket:inline-image}}

▲臨床腫瘤科專科楊善如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