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急救知識|市民急救知識較10年前提升 紅十字會倡急救訓練納學校課程

發佈時間: 2022/02/15

近年不少團體呼籲市民學習急救協助他人,消防處等政府部門亦鼓勵公營和私營場所設置自動體外心臟去纖維性顫動器(AED)供有需要市民使用。香港紅十字會去年10月委託中大進行的研究發現,市民在過去10年間對急救的知識明顯有改善,但對部分常見意外的處理、以及在使用AED的問題上仍有謬誤。

研究人員透過電話訪問了1,007名市民,內容包括要求市民回答如何應對10個受傷情況,結果發現受訪者答對了平均5.71題,較2011年時的5.30為高,顯示市民整體的急救知識在10年間有顯著提升。

 

最多人答對:
在烈日下暈倒,面泛潮紅和出汗(88.4%)
流鼻血(85.2%)
砂礫入限(84.5%)
最少人答對:
被水母螫傷(17.0%)
喝下通渠水(25.2%)
進食時鯁塞(25.1%)

 

使用AED謬誤多

在如何使用AED方面,僅有44.5%受訪者知道啟用AED後首先有語音提示為事主貼上電極片,且只有26.6%能指出「只有法定許可地方才可設置AED」為錯誤描述,但有近37%人認為「沒受訓人士也能使用AED」為錯誤,且有逾52%受訪者不認同「即使沒接受訓練,每一個人也可以使用心臟去顫器」,近43%市民也不認為自己有信心使用AED救人。

紅十字會緊急應變策略委員會主席蕭粵中認為,雖然有近69%市民認同旁觀者能在緊急情況下為事主進行急救,且有逾91%表示有知識和技巧時會為有需要人士進行急救,比10年前微升0.4%,但市民對使用AED的知識和信心仍然不足。他建議政府應將急救教育納入中小學和大學課程,以向市民教授正確的急救知識,又應在社區增設急救箱和AED,供有需要的市民隨時使用。

 

藥物污染│啟德河含34種藥物全球之冠 抗生素落入河流或令細菌產抗藥性,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林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