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銀屑病從不受控「無得醫」?新型治療助告別反覆復發

發佈時間: 2021/12/29

銀屑病並不會致命,但其所造成的影響,遠超肉體之痛。更痛的是,在與銀屑病搏鬥的漫長道路上,患者有可能病情反覆,持續導致外觀和痕癢問題,情緒大受困擾,部分人甚至因而崩潰。因此,有外國研究文獻指出,年紀輕、病情嚴重的銀屑病患者,其自殺風險特別高。事實上,在2019年,本港亦有一宗悲劇,一位中年銀屑病男子受病情及治療所困而輕生。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承受這份壓力的人,除了患者外,患者的家人同樣受困,所以及早使用有效的治療,穩定控制病情是至關重要。

不乏個案因銀屑病從不受控感絕望
一位現年22歲、就讀工程學系的學生,患上銀屑病多年,但自從面對DSE公開試到升讀大學,壓力急升,令銀屑病情更嚴重。加上他身上的銀屑斑塊,大多出現在皮膚外露的位置,導致他與同學相處出現問題,甚至被排擠無法找到組員進行研究,令其情緒問題每下愈況。他曾經接受外用藥物治療,但多年來效果一直不理想,更擔心藥物副作用。不過其父母一直沒放棄與他堅守「戰線」,試圖用不同偏方和中醫調理,惜病情仍未得到理想控制。

皮膚科專科陳厚毅醫生說,臨床上有不少患者也與此個案相似,對銀屑病的治療絕望,甚至嚴重得患上情緒病。「原因是他們從來沒有成功控制到病情,可能只是短暫好轉後又失敗。久而久之,所有治療希望也會被磨蝕,認為自己『無得醫』。」但其實目前銀屑病治療已經進步不少,患者大可將「無病徵」作為治療目標,長期控制病情,期望能回復正常生活,擁有健康的身心。

有生物製劑可助患者達「無病徵」
針對中度至嚴重銀屑病的最新治療是生物製劑,其原理是針對引起發炎反應的發炎因子,例如IL-17、IL-23,從源頭抑制銀屑病。陳厚毅醫生說:「不少患者也會擔心藥物副作用,例如口服免疫系統抑制劑有機會增加感染風險、影響肝腎功能;但外用藥膏和紫外光燈只能針對症狀,而且欠持久性等,因此缺乏用藥依從性,亦拒絕繼續就醫。」但陳厚毅醫生認為,現今藥物發展快速,患者在療效欠佳時應盡快與醫生商討,及早開始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生物製劑正好打破了患者的困局,助患者免於病情反覆,以最新的抗IL-23生物製劑為例,有臨床研究顯示,患者連續使用196週,八成三仍可維持PASI90(九成改善),五成一人更達到PASI100(完全改善),藥效持久有效。」

上述的年輕個案獲悉有新型生物製劑治療後馬上求醫,注射後皮膚狀況大為改善,現時從外觀看與正常人分別不大。患者的心情當然馬上放鬆下來,但最感恩的是這位學生的父母,他們的情緒也一同能改善,他們眼看兒子終可放下多年來的壓力巨石,重拾正常年輕人生活,也開朗、輕鬆了不少,一家人的生活也能回到正軌。

最後,陳厚毅醫生提醒,銀屑病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跟醫生有良好的溝通,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醫生會為患者選擇最好的治療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okDrChan.jpg"}}{{/hket:inline-image}}

皮膚科專科
陳厚毅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