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5.19世界炎症性腸病日 及早診治守護腸道

發佈時間: 2021/05/18

千萬不要小覷持續腹瀉或食慾不振等病徵,這些可能是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徵兆。你或許對此症所知不多,其實它是一種慢性腸道疾病,本港約有7,000名患者。市民若能多加認識IBD,發現病徵時及早診治,可減少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並避免產生併發症。明日(5月19日)正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大家不妨趁此了解IBD,為自己及家人的腸道健康把關。

年輕發病 似腸胃炎

麥詠欣醫生解釋,IBD與免疫系統失調、腸道微生態失衡、遺傳等因素有關,20歲至40歲為發病高峰期。IBD分為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CD)及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分別影響整個消化道和大腸。

IBD的常見徵狀包括肚痛、腹瀉及糞便帶血或黏液,如炎症持續,或引致食慾不振、消瘦、發燒等整體徵狀。儘管IBD病徵與腸胃炎類似,但也有明顯分別,「IBD是慢性病,徵狀一般持續兩至三個月;腸胃炎普遍在一至兩週內痊癒,也甚少影響體重和食慾。」如腸道不適持續兩個月,或有整體徵狀,應儘快接受檢查。

及早診治 重拾生活

若患者延誤治療IBD,可能飽受徵狀困擾,並引致併發症。研究發現,IBD患者因病請假的頻率較高,影響學業和事業。長期炎症也可能引起營養不良,令患者虛弱無力,難以工作甚至自理。IBD嚴重可引致腸道收窄、腸塞、腸穿孔、瘻管等併發症,患者或須透過手術治理。故此,麥醫生呼籲患者及早接受診治,免受以上問題所困。

藥物治療為主 抑制免疫系統

IBD暫未有根治方法,但可透過用藥控制病情。IBD藥物分為口服類固醇、口服免疫系統抑制劑及生物製劑。「類固醇可控制發炎,但由於長期使用會引致不良反應,一般在炎症受控後便會停用,改用口服免疫抑制劑,以壓抑免疫系統,防止它攻擊腸臟。如口服免疫抑制劑效果不彰,便可能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透過針對細胞運作的原理,有效調節人體內特定蛋白的水平,防止免疫系統失調引致腸炎。」

目前本港共有五種生物製劑可用於治療IBD,約30%至50%患者在使用後一年達致緩解,新一代生物製劑的緩解率一般較高,有些無須配合口服免疫抑制劑使用,副作用相對較少。問到用藥的注意事項,麥醫生則指不少患者正值青壯年,如有生育打算,應先向醫生反映:「氨甲蝶呤(Methotrexate)及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可用於治療IBD,但前者不適合計畫懷孕及正懷孕的婦女,後者服用期間則可能影響精子數量及質量,醫生會因應生育需要調配藥物。」

至於使用生物製劑,患者事前須檢查有否隱性結核感染,受感染者須服用六至九個月抗結核藥物。「使用第一代生物製劑的結核病發作風險較高,如患者曾感染結核,或會考慮使用其他類型的生物製劑。」

注意飲食 避免添加劑

麥醫生補充,患者可從飲食入手控制病情:「現已有證據顯示,羧甲基纖維素、聚山梨酯、食物色素等食物添加劑可引致腸道發炎,患者應減少食用加工食品,例如花生醬、沙律醬等等。」

香港炎症性腸病資料庫曾於2016年公布本港於1981年至2014年間IBD的病學情況。患者可透過本港14間公立醫院分享病歷,資料將用於更新資料庫,用於相關統計及研究。

▲香港炎症性腸病學會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麥詠欣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