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河套區創科園 料2024年分階段落成 港深創科合作 機遇無限

發佈時間: 2021/03/12

香港力谷創科發展,中央大力支持港深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同意港深政府可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園區,以及位於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實現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首批樓宇最快2024年落成。園區企業可借助深圳的供應鏈和生產實力以及人力資源發展,機遇無限。

港深政府2017年簽署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把約1平方公里的港方落馬洲河套區建成「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深圳則把3平方公里的福田保稅區,及包括福田口岸、皇崗口岸在內的河套C區,組成深方科創園區。香港境內河套區重點發展醫療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機械人、新材料、微電子和金融科技;位於深圳境內的河套C區,將重點發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產業。《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支持港深共同打造科技創新合作區,彰顯兩地在創科事業上互惠互利。

落馬洲河套區的新園區面積相當於科學園的3倍,不單提供更多空間擴展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園區企業亦可乘鄰近內地之便,借助深圳的供應鏈和生產實力以及人力資源發展,估計對經濟貢獻每年達520億元,以及創造約5.2萬個職位。全球科研企業可借助港深創科優勢,策略性地加速進入中國市場。園區的優勢有助滙聚全球科研人才,將香港打造為國際創科樞紐。

「小門未開」待解決 須有完善配套

港府料第一期主體工程在2024年至2027年分階段落成,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合作區將香港雄厚的科研實力與深圳先進製造能力結合,「一區兩園」長遠將成推動港深兩地創科產業生態鏈,及建設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並將為本地青年創造大量就業和創業機會。為令業者盡快在區內工作,兩地政府正研究在香港園區首批樓宇落成前,由香港科技園公司承租及管理深圳福田科創園區部分地方,讓有興趣開展大灣區業務的機構和企業先落戶深圳科創園區。

深圳市前政協主席戴北方指深港兩地科研合作愈見密切,惟仍存在問題,包括創新規則不兼容,出現「大門已開,小門未開」,科研資金、用品、人才流動都有制約,加上宣傳溝通不足,令資源經常錯配,一定程度上限制兩地創科合作。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鄧淑明博士提醒,把一區兩園發展成為蓬勃的創科地帶必須有完善規劃,例如要有住宅、社區設施、交通、物流、醫療等配套。

美術:陳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