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授課模式轉變 ADHD童難適應? 醫生:關鍵在於治療規律」

發佈時間: 2020/12/11

自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港學童反覆經歷停課、全面網課、半天面授等,可謂考驗家長和學童的適應力。對於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學童家庭,要適應這些變化,會否更困難?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指出,不論授課模式的轉變,最重要的是治療規律和依從性,以及家長對治療的正確觀念,幫助ADHD患者穩定病情,減少專注力、行為、情緒問題。

治療欠長期規律 可致病情失控

目前用於ADHD的藥物主要是中樞神經刺激劑和非中樞神經刺激劑。前者較為常用,其作用是刺激腦部,以平衡腦部傳遞物質水平。藥物根據藥效分為短效的4至8小時、每天須服用2至3次;和長效的12小時,每天服用一次。麥棨諾醫生解釋,由於長效藥只需要每天服用一次,患者對藥物的依從性會較高,症狀的管理亦會較平穩。「其實在疫情期間,ADHD學童因行為和情緒問題而求診個案的確有所上升之勢,但問題往往並非來自教學模式的轉變,而是用藥的選擇和規律。」麥棨諾醫生說。

一名今年升中一的學生,年幼時已確診ADHD,一直有服用長效藥物。但近日開始出現行為問題,如胡亂發脾氣、專注力下降、沉迷遊戲機,致親子之間衝突越來越多。家長起初以為問題出自不適應中一生活和教學模式的轉變。但求診後,醫生發現家長並沒有為患者編排規律的生活和治療。由於長效藥藥效持續12小時,醫生均會建議患者早上服用。然而,沒有課堂或休假的日子,這位中一學生便睡至下午時份,為了晚上能安睡,家長自行停藥或只服用短效藥,令患者病情大起大跌,難以控制病情。

醫生:多考慮患者整體行為和 情緒控制 長時間控制病情

麥棨諾醫生指,類似以上個案在疫情期間甚為常見,認為問題是自出家長對治療的不了解,往往會糾結於藥物對子女的影響。例如認為在學習日程較輕鬆時,停藥或減藥可以讓腦部「休息一下」;或認為藥物會令患者腦部過度分泌物質,需要「休養」。麥棨諾醫生指:「這些均非正確觀念,首先,中樞神經刺激劑並不是興奮劑;其次,ADHD患者因腦部發育問題,不受外界干擾的自控能力、忍受力、情緒控制、專注力均較同齡人士弱,問題不會只反映在學習方面,課餘期間的情緒和行為控制也十分重要,建議家長從子女整體成長考慮治療方案。」因此,即使面對教學模式的轉變,最理想的治療規律是不變、依從醫生治療指示、長時間全日控制。上述的中一生,在跟從醫生指示依時服用長效藥物後,情況大為改善。

考試季臨近 需更留意治療規律

年末是學生的考試季,早上考試,下午和晚上溫習,家長和小朋友也會大為緊張。麥棨諾醫生指,最重要的當然是以上所提及是規律、全日控制治療方案,另外,親子之間也要建立良好的温習方式。由於ADHD患者容易受視覺及聽覺刺激,因此容易受遊戲、影片所吸引而分心,建議家長可以在電腦設定封鎖部分網站,幫助孩子集中上課和溫習。醫生最後提醒,各種藥物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必須與醫生詳細商討,了解哪一款藥物適合自己,再作治療決定。

▲精神科專科 麥棨諾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