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新冠肺炎】疫情第二波勢臨 梁卓偉:中秋後高危

發佈時間: 2020/06/11

新冠肺炎疫情在港漸平復,但政府抗疫專家顧問兼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本港首波疫情已接近過去,但第二波幾乎必然發生,按過去流感高峰期推算,料秋冬最為高危,尤其在中秋後;防疫或持續至「明年今日」。本港市民除應維持戴口罩,亦應對全數約千名感染者體內作出基因追蹤,以更好查找源頭。

政府抗疫專家顧兼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今午在傳媒講座上預告,因本地尚有發病群組源頭未明,社區傳播鏈未斷,第二波疫情幾乎必然重來,按過去流感高峰期推算,料在秋冬來襲,尤其中秋之後。他提醒:「1918年西班牙流感亦是第二波爆發比第一波死更多人,巿民勿丟以輕心。」

康復者料應可免疫1至2年

他續指,戴口罩雖是有效措施,但非絕對可防病,目前仍待疫苗開發。加上本港無疫苗廠,要等到有安全、有效且足夠數量疫苗需時,防疫措施或要持續至「明年今日」。

梁謂,目前醫學界共識康復者應能對病毒免疫1至2年,至於能否終身免疫仍待觀察。這亦是日後製作疫苗關鍵,他解釋:「若康復者體內抗體能持續終身,即疫苗可能打一次便可以;但若如流感般,不是每次都能產生大量中和抗體,疫苗或較短效。」

梁又透露,早前向八達通公司收集港人群體數據研究經已完成,但仍待論文審批,相信不日可公布。據梁早前指,相關研究有助了解群體聚集傾向和潛在風險。另除社區病毒檢測需提升,梁倡應對全數1,107名感染者進行病毒基因追蹤,以查找感染者之間的關連,「香港絕對有資源去做,這是有沒有決心做的問題。」

世衞責任待查 不會不問責

對世衞防疫工作屢被質疑,身兼世衞專家顧問的梁形容,現時控疫工作仍在「跑馬拉松」,且僅「跑了10至15公里」,現時無可能「棄跑」或「轉換跑道」分神去追究責任。但他強調,待疫情平復,世衞「不會不問責」,並舉例指當年處理非洲三國伊波拉爆發時,縱疫情影響不廣,但世衞等機構仍成立4個委員會作檢討,「相信今次都是一樣。」

撰文:脫芷晴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