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解構口鹹、口苦、口酸、口臭、口甜、口淡問題 中醫湯水化解身體健康危機

發佈時間: 2019/09/30

即使沒有進食,但嘴巴中還是有股味道久久不消退?口中出現「異味」未必全是口腔衛生差的原故,原來口腔出現如口鹹、口苦、口酸、口臭、口甜、口淡的味覺異常問題,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號!

註冊中醫師楊明霞指出,口中異味可反映五臟六腑出現不同問題,是次針對每種口中異味提供相應食療,講解如何透過食療調理身體及改善徵狀。

1、口鹹:腎陰虛

益腎養陰湯

材料:枸杞10克、杜仲20克、黃精10克、大棗5枚、瘦肉400克

做法:
1. 將材料洗淨
2. 將其他材料放入煲內,加適量水,煲約1.5小時
3. 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
- 此湯補腎養陰,治口鹹,口乾食少。
- 枸杞子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肉桂仁性辛味甘,熱,歸脾、腎、心、肝經。

- 杜仲性甘味溫,歸肝、腎經,有助補肝腎,強筋骨。

- 黃精味甘性平,具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功能,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對治療糖尿病療效顯著。

 

2、口苦:肝火旺

清肝明目湯

材料:杭菊花15克、夏枯草10克、炙甘草6克、枸杞10克、瘦肉500克

做法:
1. 把所有材料洗淨
2. 除杭菊花外,將其他材料放入煲內,加適量水,煲約1.5小時
3. 後下杭菊花慢火煲約5分鐘,當聞花香味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
- 此湯平肝清熱解毒,紓緩肝膽濕熱及口苦症。
- 杭菊花性辛味甘苦,微寒,歸肺、肝經,能疏散風熱,平肝明目。

- 野杭菊具清熱消腫作用,對生瘡、口臭有一定功效。甘草性甘味平,歸心、肺、脾、胃經- 能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

- 枸杞子性甘平,歸肝、腎經,配杭菊花補肝腎,明目。

禁忌:
菊花性涼,體虛、脾虛、胃寒病者,容易腹瀉者不要喝。

 

3、口酸:肝脾不和

健脾護肝湯

材料:山藥15克、藿香6克、生地黃15克、白芍6克、太子參10克、大棗4枚(去核)、砂仁6克、瘦肉500克

做法:
1. 把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加適量水,煲約1小時
2. 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
- 此湯有助除口臭養肝,治脾胃氣滯。
- 山藥性甘味平,歸脾、肺、腎經,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治脾胃虛弱。

- 藿香性辛溫,入肺、脾、胃、肝經,藿香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藿香祛除陰霾濕邪,助脾胃正氣,除濕困脾陽,倦怠無力,飲食不好,舌苔濁垢,並有殺菌功能,口含一葉可除口臭及預防傳染病。

- 生地性寒,涼血清熱、滋陰補腎、生津止渴,主治咽喉燥痛、痰中帶血等症,配白芍能養肝。

- 白芍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砂仁性味辛、溫,歸脾、胃、腎三經,能行氣和中,和胃醒脾,收斂止瀉,芳香燥濕,寬胸健胃。

- 大棗健脾補氣,太子參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之功效。 

 

4、口臭:胃火大

材料:麥冬15克、知母10克、海底椰12克、瘦肉500克、無花果兩粒

做法:
1. 將所有材料洗淨
2. 將材料放入煲內,加適量水,煲約1小時

功效:
- 此湯除口臭、清熱瀉火。
- 麥冬清胃滋陰。知母味苦甘,寒,歸肺胃腎經,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生津止渴。

- 海底椰能夠加強清熱滋陰的作用。

 

5、口甜:脾虛

補中益氣湯

材料:茯苓18克、當歸、升麻各6克,黨參12克、陳皮5克、瘦肉500克

做法:
1. 把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加適量水,煲約1小時
2. 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
- 此湯益氣健脾,和胃養陰。
- 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具益氣生津,養血功效。

- 茯苓性味甘味淡,平,歸心、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調脾胃。

 

6、口淡:脾虛濕困

補益肺氣湯

材料:紅參18克、白朮10克、赤小豆、白扁豆各20克、山藥10克、大棗4枚(去核)、瘦肉500克、姜適量

做法:

1. 把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加適量水,煲約1小時
2. 加鹽調味即成

功効:
- 此湯治口淡健脾,補益肺氣。空心健脾益肺。
- 赤小豆、白扁豆、白朮,有良好去濕的作用。

 

延伸閱讀:

無食嘢口中有異味? 原來係患病警號 中醫話你知七種口味的飲食宜忌

口中異味大拆解 中醫6大食療化解健康危機

{{hket:inline-image name="YEUNG.jpeg"}}{{/hket:inline-image}}

註冊中醫師楊明霞

 

撰文:陳樂彤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