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輕度情緒病入院治療 有助加快復原免惡化」

發佈時間: 2019/04/30

越來越多港人認識情緒病需要接受治療,不過原來除了求助門診,亦可接受入院治療。不少人或許認為入院治療必然是因病情嚴重,但有精神科醫生指,即使屬輕度情緒病,如有需要,入院治療其實有助加快患者復原,避免病情惡化。

事實上,一旦出現情緒問題,如抑鬱症、焦慮症、飲食失調等,便應依情況接受心理、藥物治療,以至改變環境等,才能穩定病情及協助康復。港怡醫院精神科名譽顧問醫生林家文稱,「如未有及時接受合適治療,輕則影響生活功能及日常生活質素,嚴重則有機會惡化至令患者出現自殘、傷人,甚至自殺傾向。」

不過目前公營醫療機構的精神科門診服務似乎未必能滿足患者即時接受適當治療的需求,港怡醫院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德興教授引述醫院管理局最新的數字表示,輪候精神科門診的時間最長可達131星期,患者病情在這輪候期間的確有機會惡化。

事實上,由於情緒病患者處理壓力或難題的能力被削弱,故亦較易依靠酒精和藥物等舒緩壓力,或會因而誘發癮症。同時又可能因藥物或酒精的影響而更容易出現消極或自殘思想,加劇情緒問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病情惡化前接受合適治療,按時覆診是十分重要的。」林醫生說。

不過,部分患者如回家後持續面對壓力來源,以至未能依時用藥,可使病情反覆不定;亦有部分患者可能於服藥後出現副作用如暈眩、失眠等、出現脫癮症狀如抽筋或癲癇等,需醫護人員協助與監察情況,及調校藥物的劑量。林醫生表示,「在這些情況下,專科醫生會建議病人住院,暫時隔絕可能每天必須面對的壓力源,在安全及清靜的療養環境下專注而安心地處理病情,同時專業醫護人員亦能隨時觀察患者的用藥情況和反應,適時及即時作出調整與護理。」

有見及此,港怡醫院除開設精神科門診外,近月更增設全港首間私家行為健康科病房,港怡醫院執行總裁Mr Dirk Schraven指出,「行為健康科病房由精神科醫生及專科護士主理,為患有輕微行為健康症狀的人士提供行為、心理輔導及藥物治療等服務,並為希望能在舒適且具私人空間的病房療養的患者提供另一選擇,安全、安心接受專業且快捷的專科治療,有助加快康復。」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0429fo_a.jpg"}}{{/hket:inline-image}}

▲左起:港怡醫院精神科名譽顧問醫生林家文、港怡醫院執行總裁Mr Dirk Schraven、港怡醫院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德興教授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