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小學結緣愛足30年 離婚邊緣中醒覺成模範夫婦

發佈時間: 2019/04/18

由相識到進入婚姻

Josephine凌葉麗嬋(凌太),由小學時期已經認識丈夫(兩人結婚接近30年,兩成年子女)。那時只覺得這個男孩(丈夫)很風趣幽默,但卻對他不感興趣。不過那時的男孩,即現時的丈夫卻暗戀凌太9年,到丈夫表白時,凌太才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人。

凌太雖然和丈夫有共同信仰及理想,但當進入婚姻後卻發現各自的生活大不同,特別在女兒出世後,以為丈夫會照顧好家庭,怎料丈夫卻常常外出,十分忙碌。原來對於丈夫,照顧家庭的定義,便是全心工作,供養家庭。但這想法卻跟凌太的想法不同,凌太覺得丈夫是「貨不對版」,所以子女還小時已經跟丈夫有很多爭執。

凌太坦言自己跟丈夫都是有主見、性格很強的人,很多細節位如牙刷牙膏擺放用法、吃中餐西餐、幾點用餐等等都能生出磨擦。而到了孩子的青春期,夫妻關係就更嚴峻。

婚姻的低谷

凌太坦言面對孩子步入青春期,自己的婚姻也進入低谷。因為自己跟丈夫都從未處理過青春期的子女,所以大家都很緊張,在教育上也有分歧。凌太直言有段時間甚至想過離婚,覺得丈夫「阻住地球轉」,因為在教育子女上都不能合一,例如自己要子女專心溫習,丈夫卻同子女玩耍。凌太有時都會在子女面前責罵丈夫,雖然知道丈夫都會傷心卻控制不了自己。即使現在回頭看,凌太亦認為當時的處境是無可避免,因為當時的自己對子女的學業及家庭的責任看得很重,因此丈夫笑說凌太是教育部,他則是康樂部。

丈夫的支援

大女兒與兒子相差九年,感情卻非常要好。不過凌太分享兒子還小時,女兒還是有「吃醋」的表現,認為父母偏愛弟弟。凌太對女兒的回應是否認及講道理,而面對其他是與非凌太也習慣做很多事情證實對方是錯的。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感恩有個好丈夫仍能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常與孩子玩樂,也理解子女的心理狀況,適當地處理他們的情緒,例如會先給兒子擁抱,不去多問因由。所以凌太很支持丈夫做個好爸爸,因為在家中他才是與子女容易相處的那個。

醒覺.改變

凌太坦言,當發現女兒有想過自殺這個念頭,才驚覺自己的問題嚴重,因為自己是個標準高的人,不放過自己也不放過人,所以面對青春期的女兒壓力更大。而夫妻的不和也讓女兒看不到出路,因為女兒覺得自己最重視的父母為了自己而弄致關係幾乎破裂,討厭自己卻不知從何改變,因此也影響了人際關係,最後萌生出自殺的念頭。看見女兒的問題,凌太也開始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靠著藥物控制,凌太也發覺自己少了「鑽牛角尖」,丈夫也體會到太太的改變,因此也會提醒太太「你食左藥未?」。凌太自言自己在服藥後人也變得像丈夫般幽默,也開始欣賞丈夫的幽默、重視家庭及愛錫家人。而自己也能控制情緒,決定不再為口氣而輸了家庭和諧,生氣的事情要每日「埋單」。凌太明白到與丈夫的爭執,會影響丈夫成為一位好爸爸,所以決定改變自己支持丈夫。

青春期子女的父母的反思

凌太分享面對青春期的子女,有個「識做」的爸爸是很重要的,例如願意擁抱子女的爸爸。凌太體會到無論子女發生什麼事,一個擁抱卻能釋放了他們當時的情緒。凌太認為青少年子女有很多情緒卻未懂得即時表達,但會透過行為、表情去發洩。凌太很欣賞丈夫面對子女情緒的處理,例如女兒會抱怨父母偏愛弟弟,但丈夫的回應卻很有智慧,不是連番的道理,而是真誠的剖白,直認自己做得不夠好,向女兒解釋因為他只做過八、九歲孩子的爸爸,但未曾試過當青春期子女的爸爸,所以告訴女兒她是弟弟的祝福,然後給了女兒擁抱,再與女兒外出散步。凌太明白到有些事情不是靠用道理「解決」的。

親子教育總結:一場一場的覺醒

凌太做了十年親子教育,她總結了一些心得:她認為從親子關係的親疏程度便能試出自己是否需要反省。而作父母的,是要先認識自己,然後才會醒覺自己的問題,這樣才會懂得尊重身邊的人。凌太亦分享假若希望丈夫及子女都能活出自己,那就要先活出自己,這也是凌太自己最近幾年才學識的。

凌太認為想要作出改善,方法是重視關係。當父母重視與子女的關係,就會有空間去思考如何維繫關係。雖然有時衝突無可避免,但凌太學會了為了親子關係而會先向兒子道歉,不再執著於人與事的對錯。而這一次的道歉,對兒子對凌太都是一個覺醒,感動了彼此,感受到愛!

文章獲維護家庭基金授權轉載。

撰文 : 李敏華 維護家庭基金父職教育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