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學業壓力令母子對立 「我偷走了兒子的快樂」

發佈時間: 2018/12/21

在香港這遍土地,孩子的快樂特別寶貴,因為在香港成長的孩子,很早便要被裝滿知識,上幼稚園之外還要在課後繼續學習中英文、數學、外文或其他體藝課程,孩子的「純」玩樂時間也就相對地減少。何謂「純」玩樂?即是按孩子意願選擇他喜歡玩的,不帶任何目的,只讓孩子玩個滿足。

可能很多家長覺得為孩子所報的興趣班都是孩子他們喜歡的,認為是寓學習於娛樂,不過喜歡學習跟玩耍是兩回事。好像我自己的兒子在幼稚園時都是開心學習,也有玩耍時間,但放學後仍會渴望到遊樂場跟同學玩個夠,回家後仍然精力充沛地繼續玩。孩子需要的,是自由自在地玩,這也是孩子的學習過程。

我給了兒子三年快樂的幼稚園校園生活,沒有操練、沒有補習班,只有他喜愛的體操班。升小後,兒子確實比人落後,不過幸好他仍然快樂。但現實始終避免不了要取捨,在平衡玩樂與學業之間,我逐漸地偷走了兒子的快樂。功課多了、溫習多了、責罵聲也多了。貪玩的兒子自然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就更渴望去玩、更想要人陪伴。

每當自己偷走了兒子的快樂時,我的快樂也會被偷走。轉眼間,小一的第一個學期快要完結,慶幸兒子沒有討厭自己,也感恩兒子仍然是個快樂小孩。孩子的快樂不是必然,所以我要時常提醒自己,在孩子的成長中,什麼才是最重要。作父母的,不要以為為了孩子的將來,便可以犧牲他們現有的快樂,孩子沒有快樂的心,也就不能健康地成長。我仍然相信有快樂的心,才能愉快地學習,縱使學習的步伐是落後了,但自發、從心的學習,不就是真正的教育理念嗎?

學校給父母的壓力是有的,但父母需要有智慧地去分辨哪種壓力是「莫須有」。適當的壓力如要做好學生本分完成功課、守校規,承擔責任、後果是需要有的,但學術表現,父母卻可以按孩子的能力,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放慢腳步與孩子同行。

在快到的聖誕假期,你又會如何與孩子度過?你會繼續偷走孩子的快樂,還是充當聖誕老人,把快樂加倍地送給孩子?真正愛孩子的方法,是要去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當你重視關係,也享受到親子間的親密時,你便會知道什麼對孩子、對父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獲維護家庭基金授權轉載。

撰文 : 李敏華 維護家庭基金父職教育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