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致命傳染病種類多 防不勝防

發佈時間: 2018/08/03

{{hket:inline-image name="33-37.jpg"}}{{/hket:inline-image}}

人與人接觸頻繁,傳染病風險日增。雖然政府已設學童和長者的疫苗接種計劃,避免市民感染致命性疾病,但傳染病有多種,仍然防不勝防。根據衞生署資料,去年在須呈報的傳染病個案及死亡人數中,結核病有4,498個呈報個案,死亡人數有168人;侵入性肺炎球菌感染有162個呈報個案,死亡人數為26人。

結核病易傳染發病最長數十年

結核病在本港是重要傳染病,香港每20人就有一人患上。結核病可由咳嗽或打噴嚏經由空氣傳播,大約每10個感染者中,有1個會在數星期至數十年後發病;而抵抗力較低者發病機會較大,如新生嬰兒、長者、糖尿病、營養不良人士等。

衞生署早前分析2006年約5,400宗結核病個案,3成人屬具高傳染性肺癆,完成治療後,獲醫生追蹤研究至2013年,發現有80人復發,其中非本港出生者復發率較高。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517548165.jpg"}}{{/hket:inline-image}}

藥物效用佳95%人可治癒

現時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很有效,95%病人都可治癒。首兩個月採用異烟肼、利福平、呲嗪酰胺和乙胺丁醇4種藥,之後4個月則採用異烟肼和利福平。醫生會根據病人的個別情況調節藥物和劑量;治療療程為期6個月,部分可長達1年。患者需每日或每周服藥3次,病人服藥2星期後,一般都不再有傳染性。大部分病人服食抗結核藥物都不會產生副作用,小部分病人或出現作悶嘔吐、胃口減低、耳鳴、皮膚痕癢和出斑疹等副作用。

衞生署現時對所有香港出生嬰兒提供卡介苗防疫注射,本港15歲以下的小童,如從未注射卡介苗亦建議接受注射。但署方亦提醒,疫苗保護效用並非百分百。而曾與結核病人有緊密接觸者應接受檢查,包括對幼童的結核菌素試針或照肺。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496382742.jpg"}}{{/hket:inline-image}}

不少人對結核病存有誤解。衞生署解釋,大部分結核病人在服藥期間,病情受到控制,可過正常的社交生活和繼續工作,而且大部分病人可在胸肺科診所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毋須住院。

{{hket:inline-image name="pic03.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160808739.jpg"}}{{/hket:inline-image}}

肺炎球菌入侵性強隨時奪命

肺炎球菌感染是由肺炎鏈球菌(簡稱肺炎球菌)引發,肺炎球菌常見於健康人士的鼻腔及咽喉,尤以兒童較為普遍。但有時球菌會引發感染,引致多種疾病,包括中耳炎和肺炎,同時亦可引致侵入性肺炎球菌病,如入侵腦膜而引致腦膜炎,又可入侵血液,引致菌血症及敗血病,甚至致命。

肺炎球菌主要經患者咳嗽和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與患者親密接觸等,潛伏期一般約1至3天。高危患者包括幼童、長者,以及免疫力受損,如癌病患者、愛滋病患者,以及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等。此外,植入人工耳蝸的人士亦是高危一族。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471904789.jpg"}}{{/hket:inline-image}}

惡菌近年現抗藥性阻礙治療

預防及治療方面,採用合適的抗生素可治療球菌感染,但抗藥性肺炎球菌會令治療變困難。有醫生指,該菌近年出現抗藥性,對傳統抗生素盤尼西林的抗藥性約達3成,對紅霉素的抗藥性更高達8成。

此外,由於肺炎球菌有超過90種血清型,即使患上某一種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感染,亦未必能對其他血清型的肺炎球菌產生免疫力。由於感染流感後再感染肺炎球菌可引致更嚴重的病情,6個月以上兒童建議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衞生署指,肺炎球菌疫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在同一次到診時接種。

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預防肺炎球菌病其中一種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至於肺炎球菌疫苗接種的種類和次數,會按接種者的年齡及健康狀況有所不同,當中7價、10價及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皆為結合疫苗,分別包含7種、10種和13種肺炎球菌血清型抗原,3種結合疫苗均屬安全,並可有效預防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可互相替換使用。23價疫苗是一種含有23種肺炎球菌血清型抗原的多醣疫苗,與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不可替換使用。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615889954.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pic01.jpg"}}{{/hket:inline-image}}

高危宜「雙保險」打疫苗人士

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科學委員會建議,2歲以上及65歲或以上高危人士,如患糖尿病、慢性心臟或胸肺等疾病,應有「雙重保險」,分別注射13價及23價肺炎球菌預防疫苗,兩者接種時間相距1年。惟中心指今個秋季的疫苗計劃,只繼續資助65歲或以上長者打23價疫苗。委員會審視外國數據,發現成年人尤其65歲或以上人士,注射13價後可產生更多抗體,23價可額外覆蓋11種血清型肺炎球菌。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187151096.jpg"}}{{/hket:inline-image}}

有醫生提醒家長,如子女出現感染徵狀,不論是流感還是肺炎鏈球菌,任何病毒或細菌感染應立即帶子女求醫,盡量向醫生提供詳細病徵,及切勿帶子女向不同醫生求醫,因根據同一名醫生診斷,才能較了解兒童的病徵變化。

 

{{hket:inline-image name="pic02.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140469752.jpg"}}{{/hket:inline-image}}

水痘多人染潛體內伺機復發

根據《香港健康數字一覽》,水痘是最多患者感染的疾病之一,2015年便有8,754宗。而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感染亦有1,047宗個案。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在12歲以下兒童身上,但成人亦會受感染。痊癒後,水痘病毒仍可能潛伏於人體內,並可在多年後復發引致帶狀疱疹,即俗稱「生蛇」。水痘患者會出現發燒和痕癢的紅疹,大概5天內陸續由身體向面部和四肢散布。紅疹先是扁平,及後形成突起的豆狀小水痘,並維持約3至4天,然後變乾、結痂,通常約於2至4星期內痊癒。水痘主要透過飛沫或空氣傳播,亦可經接觸黏膜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一般10至21天。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114373681.jpg"}}{{/hket:inline-image}}

孕婦倘被惹中後果可大可小

水痘本屬輕微疾病,可自行痊癒,但抵抗力弱人士和孕婦,患上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和腦炎的機會較高;初生嬰兒若染上水痘,病情會較嚴重,甚至可致命。

有婦產科醫生表示,本港大部分婦女都有水痘病毒抗體,但即使曾感染水痘,仍約有1%至3%婦女亦會受感染,而病毒對懷孕20周以下和36周以上的孕婦最危險。如孕婦在高危期間,曾與帶有水痘的人士面對面或在同一密封房間相處15分鐘,便有機會受感染。

治療方面,主要以紓緩徵狀為主,包括止痛退燒藥及止痕藥物如抗組織胺。此外,水痘疫苗已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於2013年1月1日或以後出生兒童均需接種,1歲注射第1次水痘疫苗,第2次則是小一,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590168156.jpg"}}{{/hket:inline-image}}

抗藥菌增超強抗生素頻出動

至於金黃葡萄球菌,一般存在於健康人士的鼻腔內和皮膚表面,並沒有病徵,但偶然會引起皮膚、傷口、尿道、肺部、血液感染和食物中毒。抗生素能有效治癒大部分金黃葡萄球菌感染,但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即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對常用的抗生素如苯唑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和頭孢菌素等產生耐藥性。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486709810.jpg"}}{{/hket:inline-image}}

該菌感染途徑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傷口、分泌物和污染物表面而傳播,病人受感染部位會出現紅腫、觸痛或流膿,嚴重者可引致敗血病或肺炎等。其他高危因素包括親密接觸、皮膚損傷等。

對付抗藥菌,現時公立醫院會使用被譽為「Big Gun」的超強抗生素,預計本港未來抗藥惡菌的個案也會持續上升,超強抗生素使用量亦會增加。

{{hket:inline-image name="pic04.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508488506.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