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首次太空種生菜 明天收穫

發佈時間: 2016/11/14

太空人景海鵬和陳冬在「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的駐留生活接近尾聲,新華社披露首次太空種菜的細節,今次種植的生菜明天就可收穫,不過尚不能讓太空人食用,而是帶回地面進行安全檢測等。

報道指,今次種生菜的原因有四:一是其生長周期剛好是一個月,符合在軌時間;二是生菜的地面種植技術較成熟;三是生菜可食用;四是生菜比較常見,有助科普。

暫不食用 檢測生物安全性

太空人進入天宮二號的第二天(10月20日)開始栽培生菜。首先是安裝栽培箱,其後是澆水和播種,並在栽培箱裏鋪上保鮮膜,防止水份流失。種植生菜的基質也非土壤,而是名為「蛭石」的礦物質。

生菜種子在播種四天後(10月23日)發芽,景海鵬和陳冬拿掉保鮮膜,打開栽培箱頂部的三色燈,為生菜提供光照。其後,太空人要對生菜進行多次間苗(拔掉生長較差的菜苗)和澆水。

景海鵬表示,在太空種植的生菜「也是向上生長,長得好像比地面更高一些。」他們將於周二收穫生菜,但今次不能食用,屆時將把生菜的葉子和根莖剪下,放入低溫儲蓄裝置中,帶回地面進行生物安全性檢測。未來會考慮在實驗中讓太空人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