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過多是生產後的常見現象。一般而言,產後身體會自然修復,汗多的情況會在數天或一週內改善。但是,如果汗多的情況持續,這與分娩後耗傷氣血有關,建議媽媽們諮詢中醫師的意見。本文將探討產後汗多的成因、分類及日常調護方法,以助媽媽們改善這個問題。
Healthy Life|曾為丈夫中風離世感自責 馮素波因1件事釋懷81歲生日看淡生死:珍惜每一刻
{{hket:ul-video id="12038"}}{{/hket:ul-video}}
在中醫角度,產後汗多主要分為「自汗」和「盜汗」,其區別主要在於出汗的時間。
自汗:白天出汗屬於自汗,多由氣虛引致。由於分娩時大量失血及用力,導致氣隨血脫,氣虛無法固攝津液。具體表現為白天稍作活動即大汗淋漓,且汗出後感覺疲憊,或伴有氣短、乏力、說話聲音低微及面色偏白等症狀。
盜汗:晚上入睡時出汗屬於盜汗,多由陰虛引致。由於生產時耗傷陰血,或孕婦本屬陰虛體質,容易導致虛熱內生,逼迫津液外泄。具體表現為睡中汗出,醒後即止,或伴有面色潮紅、口渴及心煩等。
日常生活中的配合能加快身體的修復,緩解汗出過多。以下提供幾個調護建議:
1. 飲食調養:產後宜進食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平日可用淮山、黃芪、紅棗等食材煲湯補益氣血。盜汗者可用雪耳、玉竹及沙參等食材煲湯。
2. 適量休息:維持良好的睡眠和避免過度勞倦,有助於氣血恢復。夜間盜汗嚴重者應注意調整適當的溫度,並選擇透氣的棉質衣物。
3. 避風寒:由於分娩後氣血不足,易患感冒,媽媽應注意避免受涼。切忌直接吹風。汗出後亦需及時擦乾或更換衣物。
4. 保持情志舒暢:保持良好的心態能暢通氣血,增強脾胃功能,加快復原速度。產後可通過深呼吸、輕度伸展運動等方式放鬆身心。
5. 適量運動:根據身體狀況,逐步進行溫和的運動,如產後瑜伽或散步,以促進氣血流通,增強體質。
如果出汗量少或時間不長,通常會逐漸緩解。但若出汗加重或持續不斷,甚至白天夜間皆出現汗多的情況,建議尋求中醫調理。汗出的原因各不相同,不少媽媽會同時出現氣虛和陰虛的情況。中醫師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找出汗出的原因,通過中藥或針灸等療法,使媽媽的身體回復陰陽平衡。
撰文:
何子殷
香港防癆會- 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