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儀
楊美儀

擦傷後,別讓皮膚乾燥

發佈時間: 2025/05/23

擦傷後,別讓皮膚乾燥

上月底,我在美國拍廣告,本來預計會拍三天,誰知第二天剛拍完一個鏡頭,導演就大叫休息。我急忙起身準備上洗手間,怎料一個沙包突然讓我絆倒,儘管穿著耐磨牛仔褲,還是感覺到腳部皮膚被擦傷了。對於擦傷,我一向的處理方式是——不要太呵護。許多人習慣用酒精消毒傷口,但酒精會讓皮膚乾燥。其實,治療擦傷的關鍵在於保持傷口不乾燥,也不要過度消毒,這樣傷口會愈合得更快。因為當皮膚乾燥,修復的細胞就無法正常工作。

當皮膚受傷,傷口會流出含有細胞生長因子的液體來保護傷口,同時周圍未受傷的皮膚細胞會向傷口移動進行修復。記住,別過度撫摸傷口,有些人會左擦右擦,其實反而會把傷口弄得更糟糕。

沒有毛孔的深度傷口會由紅色肉芽組織覆蓋,而皮膚細胞會從周圍健康的皮膚移動到傷口表面,進行修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肉芽組織會收縮,傷口就會慢慢縮小並愈合。使用消毒藥水的乾燥作用,反而會殺死這些正在修復的細胞,延長癒合時間。

那麼消毒藥水什麼時候才需要用呢?當然是在細菌繁多的環境下,或者身體免疫力較差時,消毒藥水就派上用場了。

你可能會問,傷口是否需要膠布封住?其實我不太喜歡用膠布包住傷口,總覺得傷口需要透氣。記得一次阿媽的麻將友帶我去深圳羅湖城做衣服,由於拉鍊太鋒利,當我脫下上衣時,拉鍊劃破了我的臉,留下兩吋長的傷痕,嚇到一眾麻將友好似食咗詐糊咁,呆咗一呆,震驚到唔識反應。回到香港後,我用膠布黐住傷口,洗完臉再把膠布撕掉。阿媽鬧我黐線,黐來黐去,其實,表皮的修復依賴角質層的保護作用。每次撕下膠布,角質層會被帶走一些,無形中有助刺激新皮膚的生成。總比長時間用不透氣的膠布或繃帶,令皮膚誤以為「無事發生」,皮膚就會判斷不需要修復,反而減慢了修復速度。

(本欄隔星期二、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楊美儀 美國認證專業美學家、HerbalGram創立人、大韓民國忠清北道榮譽大使/國際諮問官 angela@herbalgram.us
欄名: 緣來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