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剛過去,也是時候回顧過去,展望將來。適逢今年是香港乳癌基金會成立20周年,作為一家非牟利慈善組織,我們一直致力推動本港乳房健康教育、患者支援、研究及倡議,以減低乳癌在本地的威脅,同時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
近年越來越多公司企業關注企業社會責任,透過選定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作為主要的關注議題,以推動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包含17個,指在消除極度貧困和饑餓、預防疾病、推進性別平等、遏制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等。筆者想淺談當中兩個可持續發展目標,與基金會服務相呼應。
其中,可持續發展 3---良好健康與福祉(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是要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促進各年齡階層人士的福祉。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癌症,且數字持續上升。香港乳癌基金會一直透過舉辦健康教育講座,走進社區,以喚起大眾關注乳癌,明白「及早發現,治療關鍵」的重要性。
面向需要協助的乳癌患者,基金會關注她們「身、心、靈」的健康。旗下患者支援中心服務範疇包括病人及家人支援小組、個人心理輔導、治療前後的相關資訊、乳癌教育講座、淋巴水腫護理服務、中醫服務、乳癌藥物資助計劃、乳癌護理如假髮、胸圍、繃帶送贈計劃,以及各類興趣班。至2024年底止,累計有約1.4萬名病友參加基金會活動,而累計服務人次達31萬次。
基金會旗下香港乳癌資料庫,自2009年開始每年發表年度研究報告,又與學術機構合作為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提供本地乳癌數據。
值得一提是基金會的義工,是基金會最強大的力量。截至 2023 年 11 月,她們在該年的累積服務時數已近 2,000 小時,每月平均超過 165 小時。作為乳癌康復者,她們透過自身經歷,以過來人身份幫助新確診乳癌患者度過難關,她們無私的奉獻,亦為我們的可持續發展 3---良好健康與福祉作出了貢獻。
另外,對於可持續發展10--- 減少不平等(Reduced inequalities),基金會透過乳健中心提供乳癌檢查服務,至今已進行超過十萬次乳房篩查,當中包括低收入婦女及外籍傭工,讓接近三千名病人提前發現癌症。
疾病無分國界和種族,基金會與平等機會委員會合作,分別為孟加拉、斯里蘭卡及菲律賓的婦女舉辦講座,向她們講述乳健知識,致力減低乳癌在本港的威脅。
3月8 日將是香港乳癌基金會二十歲生日,當日我們會舉辦周年會員聚餐,歡迎香港乳癌基金會乳癌支援中心會員及家人參與,期望到時見到大家。
連結https://www.hkbcf.org/zh/members_corner/main/1169/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博士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