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護航

發佈時間: 2024/11/15

心靈的護航

每一天,我們都在病房裡與病人及其家人互動,這些經歷讓我深刻理解到,治療不僅僅是藥物和療程的累積,更是心靈的關懷與支持。

一名20多歲的阿海(化名)因強迫症引發的強迫思想和行為而產生的強烈焦慮,並申請入院治療。初見他時,他表現得無助和焦慮。這種情緒不僅影響著他自己,也深深牽動著他的父母。

阿海是家中獨子。起初,他的父母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充滿了不安,辯稱兒子純粹是正經歷年輕人的生理、心理、社交方面的困擾,如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及失戀等,而非真正患上精神病。他們曾經憧憬著兒子的美好未來,如今卻面對患病帶來的不確定。他們試圖以各種方法化解這個難關,辭去了工作,希望全天候陪伴兒子,另又非常著緊兒子在病房的生活情況、治療進度等,焦急的舉措說明了心裡的不安。

我們明白與這對父母的溝通需要耐心和合適的時機。每次探訪時段開始前黃金十分鐘,我們都會走向他們,告訴他們有關阿海的狀況、精神科病房的運作如何輔助他得到最合適的治療。當阿海的病情偶爾反覆,我們會向其父母多加講解此病的特性及應對方法;當阿海病情有進展時,我們會將這些好消息分享給他的父母,讓他們感受到希望的曙光。這一切不僅是對病情的解讀,更是令他們能夠掌握到照顧者應有的溝通及處理方法。

三個月後,阿海病情大有改善,可以「畢業」出院,重回社會生活。在我們的病房,出院安排不僅僅是提供疾病管理、服藥須知、覆診安排等資訊,還會鼓勵他們「停一停」、沉澱情緒、回顧自己在住院期間的得著和感受。

為此,我們為出院病人送上一張小冊子。第一頁是印滿充滿正能量的歌詞,讓病人挑選自己喜歡的歌詞,恍如病房醫護人員對病人出院的祝福;第二頁是我們提供的求助熱線,以備不時之需;第三頁則是一張小卡,讓病人寫上最信任的人的名字,然後隨身攜帶,提醒他們在面對負面情緒時拿出來看,記住那些愛惜他們的人,及主動尋找信任的人傾訴。

在20多年的護理生涯中,我見證過許多家庭的掙扎與痛苦,而每一個家庭都有難以言喻的故事。治療之上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而溝通的本質不僅在於「說話」,更在於「聆聽」,在每一次交流中建立連結。我們的責任就是在病人和家人最脆弱的時刻,提供堅實的支持,攜手前行。有些精神疾病可能伴隨病人一生,但我仍希望他們在迷惘無助的時候,能夠記住自己身邊不離不棄的人,這是我們對病人的期許與祝福。

(本欄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鄭寶珊 沙田醫院精神科病房經理
欄名: 醫護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