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蘭
陳淑蘭

比起傳統忌諱,學懂人情世故更重要

發佈時間: 2024/08/22

比起傳統忌諱,學懂人情世故更重要

我自覺有特殊體質,每當去一些磁場不好、殯儀館或是墳場就會有頭頂發麻的現象,兼且亦曾有被靈體干擾過的經驗,因此非常避諱去殯儀館。但自從媽媽離世那年,我為她做身後事,感受到朋友來送她最後一程的那份寶貴心意,我好感動,亦因此對參加別人喪禮的一些新體會。你有沒有聽過農村有一個現象?就是「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會去」。他們的見解是,喜事,人不到禮到,以後還有很多見面的機會,能參與也是錦上添花;但白事,可能主家沒有邀請你參加,但只要離世的是你關心過或尊重的人,你也應該主動前往吊唁或慰問。這不僅是一種同情和慰問的表示,也是對逝者和家屬的尊重。如果沒有親自前往吊唁或幫忙,可能會被視為不關心或不尊重逝者和家屬。在農村人死為大,全村人就算彼此平常再怎麼鬥嘴吵架,可一旦誰家有白事,大多都會拋開彼此的恩怨,過來幫忙;幫完忙之後,亦會留下來吃大鍋飯,來表示感謝。

記得我都有一個相同的經歷。四年多前,在好友父親的靈堂上,見到曾和我冷戰了多年的女閨密也去送別他父親,我走了去閨蜜旁邊和她寒喧。可能在這環境,大家都了解到要珍惜當下,冰就是這樣破了。而在我媽媽出殯期間,閨蜜寸步不離,誠意幫忙。我深切體會那份千里送鵝毛的心意,對我非常重要。這感受亦因此改變了我之前的行為。

這個月我敬重的前輩出殯,撞正我生日月份,坊間流傳會相冲,原本我都有所忌諱。但聽到前輩女兒告知,她爸爸在新年的時候表示遺憾地不能和我碰面,嘩!我的心難過得不得了。甚麼相冲也及不上這份遺憾的感覺巨大!我必須將悼念及祝福,親自到靈堂弔唁為前輩送終⋯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陳淑蘭 樂天知命,直言無忌的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人。
欄名: 口沒遮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