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梁憲孫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發佈時間: 2024/06/27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血癌有多種,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癌及骨髓癌;較常見的慢性白血病有「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及「慢性淋巴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兩種,前者一般較年輕,平均年齡約三十至四十歲。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的「造血幹細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出現後天基因變化,大多成因不明,個別個案或與化療或輻射有關。第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染色體易位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形成「費城染色體」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bcr 及 abl 兩個基因結合在一起 (Fusion gene),產生一種名為 bcr-abl 的融合蛋白 (Fusion protein),具異常「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 功能,令白血球細胞繁殖失控。血液出現幼稚白血球 (Immature white blood cells),血小板數量亦可能上升。不少患者同時有貧血現象,脾臟因充滿異常白血球細胞而脹大 (Splenomegaly),引致上腹脹痛。

若未能妥善治理慢性髓細胞白血病,骨髓細胞平均三至四年間出現進一步基因變化,繼而轉化成「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aemia),迅速奪命。

根治「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異體血幹細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又稱「異體骨髓移植」(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 是唯一方法,但移植有一兩成死亡風險,年紀較大的病者並不適宜移植,尋找合適捐髓者亦有一定困難。

現今治療「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的主流方法是用「標靶藥物」(Targeted therapy),即「酪氨酸激酶抑製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可抑制 bar-abl 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從而制止白血球及血小板異常繁殖,令血球數目回復正常。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製劑」有「伊馬替尼」(Imatinib);第二代藥物包括「尼洛替尼」 Nilotinib、「達沙替尼」 (Dasatinib) 及「波舒替尼」(Bosutinib),療效更強。服藥後可利用基因測試監察療效,血液癌細胞數目逐漸下降;若療效欠佳,癌細胞可能已出現基因變異,因而有抗藥現象,或需要換藥,例如服用新一代代「普納替尼」(Ponatinib) 或「阿西米尼」(Asciminib)。若「慢性髓細胞白血病」已轉化成「急性白血病」,「異體血幹細胞移植」乃唯一出路。

(本欄隔星期四刊登)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