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為我們的子女做出最好的決定,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避免走彎路,讓他們的未來光明。然而,我們常忽視一個重要事實:沒有經過自我思考與親身經歷的決定,可能產生反效果,而非我們期待的結果,這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的現實。
最近,陳女士帶著16歲的兒子前來向我求助,希望我能為他們提供解答。雖然我通常會讓青少年獨自和我面談,直接向我說明他們的問題,但陳女士堅持要與兒子一同會面,並搶先向我詳述兒子的困擾,她的焦慮溢於言表。
當我問她的兒子為何來找我時,陳女士首先叮嚀兒子:「你告訴張博士啦。」看到兒子吞吞吐吐,她又說:「我不是已經和你演練過怎麼向張博士說明你的問題了嗎?」然後,陳女士又開始向我描繪兒子的狀況,並且表達這全都是為你好,所以才會介入。
陳女士形容她的兒子是個膽小且內向的人,不擅表達,也不懂拒絕他人的要求,缺乏主見。每當需要表達自己的意見時,他就會變得非常緊張。然而,我也看到陳女士以高壓和控制的方式照顧兒子,這讓我對他們的家庭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經過一番努力,我終於成功讓陳女士離開,讓我與她的兒子單獨交談。在這之後,這位少年才慢慢向我透露他的生活幾乎全部由母親掌控,包括衣著、飲食等事情。雖然媽媽有時會徵詢他的意見,但最後的決定仍然是由媽媽來做,這讓我看到了他生活的無力與束縛。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問題的關鍵不僅在這位16歲少年身上,更在於其父母身上。作為父母,我們希望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也期望他們的人生道路能一帆風順。但我們可能忽視了一點,達成這些結果的過程,才是孩子們成長和心理成熟的關鍵,這是我們必須深入思考的課題。
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不能永遠把子女保護在一個小小的、完全受控的溫室裡。他們終究需要自己去面對社會的衝擊,自己去解決問題。過度的保護會使他們在成長中變得脆弱,無法抵擋風雨。只有提供適當的挑戰和磨練,青少年才能在成長過程中健康茁壯,學會面對人生的挑戰,這是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思考和行動的課題。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張傳義博士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 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
-
趙露思患病|趙露思首發長文證患抑鬱症 揭心理病曾致嚴重過敏出疹耳聾 最新復健畫面曝光 |
|
-
腎衰竭|年初體檢正常突然腰劇痛兼尿頻 56歲男揭3餐頻食1物誘腎衰竭 |
|
-
健康新選擇!靈芝中的極品「鹿角靈芝」 抗病強身+補五臟六腑 |
|
-
運動意外|「浸大E神」做引體上升墮地致頸椎移位 拍片公開手術後最新近況 |
|
-
網絡熱話|港爸攜發燒妻女硬闖日本返港航機 1原因叉腰發爛累航班大延誤【附外遊免疫自保法】 |
|
-
濟州航空空難丨「三代九口」搭死亡客機全罹難 愛犬苦守家門等主人回家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全都是為你好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專欄 - D240516
全都是為你好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專欄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為我們的子女做出最好的決定,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避免走彎路,讓他們的未來光明。然而,我們常忽視一個重要事實:沒有經過自我思考與親身經歷的決定,可能產生反效果,而非我們期待的結果,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3759518%2F%E5%85%A8%E9%83%BD%E6%98%AF%E7%82%BA%E4%BD%A0%E5%A5%BD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3759518/全都是為你好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755000/3759518/og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755000/3759518/
生活副刊
專欄
514
3759518
503
503007035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dee9091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18b6c6a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