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如長出突出的肉粒,有機會是瘜肉,有專科醫生指瘜肉屬於皮膚組織良性增生,但成因不明,一般情況毋須擔心。不過,若肉粒急速增生、顏色和表面有變化,可能是癌症警號,需進行手術切除。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俊彥表示,皮膚瘜肉多在頸部或腋下出現,亦可見於身體其他部位,常見為肉色粒狀,個別會有啡色或紅色,一般大小僅數毫米,不會再生長。據過往研究,如有家族病史的人較易出現皮膚瘜肉,肥胖人士亦有機會於皮膚摺位發現,另外,如皮膚曾有輕微損傷,癒合期間亦有可能出現瘜肉,但大多患者沒有特別成因。
一般情況毋須治療
陳續說,患者對皮膚瘜肉一般沒特別感覺,小部分人或感痕癢,如確定屬良性可毋須擔心,不一定要治療。惟他提醒,當發現瘜肉異常,例如位置罕見或快速增大,顏色和表面有變化,患者便需格外留神,特別是家人曾患皮膚癌、多接觸陽光或曾曬傷人士。
他指,過往曾有約30歲的女士家族無皮膚癌病史,但在後腦發現瘜肉,位置並不常見,且瘜肉短時間內倍增至約1厘米大,更會無故流血、「睡醒發現枕頭上有血漬」,經醫生抽樣化驗,證實為惡性腫瘤,確診為基底細胞癌,幸情況輕微,故切除後毋須跟進治療,但需持續監察是否有復發迹象。
除了懷疑癌症,陳俊彥指部分患者會因瘜肉附帶影響而切除,包括生長位置易碰撞或摩擦,穿衣時妨礙拉鏈造成痛楚或流血等,曾有患者因瘜肉生於背部,大如拇指前端,因而需切除。陳稱,除了傳統切除手術,近年亦多用冷凍、電烙及二氧化碳激光治療,亦可在切除後用電烙技術取代針綫縫合傷口。
記者︰李明佑
美術:陳超雄
-
Sick問識答|夏日高溫「熱傷害」隨時致命 醫生拆解中暑3階段+散熱貼士 |
|
-
行山意外|16歲香港少年爬四川四姑娘山墮崖亡 入境處:按家屬意願提供協助 |
|
-
日本地震|日本新燃岳火山時隔7年再爆發 一周累計2192次地震 地底「異常膨脹」 |
|
-
胰臟癌|研究揭多吃水果防胰臟癌 1個習慣恐令抗癌效果全抵消 逾60萬港人有這習慣 |
|
-
Healthy Life|瑜伽老師教2個動作 重點減手臂收緊拜拜肉 |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皮膚瘜肉變大兼流血 癌症警號
皮膚瘜肉變大兼流血 癌症警號
皮膚如長出突出的肉粒,有機會是瘜肉,有專科醫生指瘜肉屬於皮膚組織良性增生,但成因不明,一般情況毋須擔心。不過,若肉粒急速增生、顏色和表面有變化,可能是癌症警號,需進行手術切除。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俊彥表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2880815%2F%E7%9A%AE%E8%86%9A%E7%98%9C%E8%82%89%E8%AE%8A%E5%A4%A7%E5%85%BC%E6%B5%81%E8%A1%80%20%E7%99%8C%E7%97%87%E8%AD%A6%E8%99%9F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2880815/皮膚瘜肉變大兼流血 癌症警號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80000/2880815/024_01_a_20210219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80000/2880815/
港聞
503001013
007
2880815
503
503001
港聞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ca0c660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142e7b04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f3bd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