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防疫】洗手太密易致皮膚乾裂細菌感染 醫生教4招保濕護理雙手

發佈時間: 2020/02/25

【家居防疫】洗手太密易致皮膚乾裂細菌感染 醫生教4招保濕護理雙手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不少市民都勤洗手、做好防疫措施。惟過於頻繁地洗手卻會刺激皮膚,嚴重可引發濕疹,如對手部皮膚乾裂情況置之不理,更可能引起細菌感染。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接受《晴報》訪問時指出,近期濕疹患者求診個案增加,當中不少是因忽略雙手保濕護理所致。

1. 忌過密洗手防濕疹加劇

胡惠福醫生指,近日濕疹患者求診人數比平日增加2至3成,當中不少患者因太頻繁使用梘液、肥皂、酒精搓手液等刺激物洗手,令角質皮脂保護層受破壞,導致皮膚水分流失,部分患者出現雙手乾燥、紅腫、痕癢等情況,更有患者雙手爆裂流血、甩皮至難以看到手紋,連手指活動都受影響。

2. 洗手後記得護理保濕

胡醫生表示,注意衛生勤洗手是好事,但很多人往往忽略護理手部的重要性,如清潔雙手後未有塗潤手霜保濕,一旦皮膚出現破裂損傷,就會有細菌感染風險。他表示,平日要多塗潤手霜,保持皮膚滋潤,晚上更可讓雙手睡個「美容覺」增強保濕效果,

「睡前塗抹潤手霜,之後可戴上棉質手套睡覺,對手部嚴重乾燥龜裂人士的保濕效果更為顯著。」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3. 留意潔手產品成分及pH值

胡醫生提醒,濕疹患者選用潔手產品時需要留意成分及pH值,減少刺激皮膚,宜選擇性質温和、屬弱酸至弱鹼性範圍的洗手液;避開含香料、防腐劑(如甲醛、甲基異唑酮)等致敏成分的洗手液。而容易起泡的洗手液會較易洗走皮脂,令雙手更乾燥,容易誘發濕疹,並不建議選用。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4. 潤手霜質地及成分影響保濕效果

胡醫生稱,手部乾燥爆裂的人士選用潤手霜時,可選用乳霜、油膏(如凡士林)等保濕效果較佳的產品。而成分方面,盡量避免含天然植物萃取油的產品,其草本植物成分有機會刺激皮膚,較易令濕疹患者敏感。濕疹患者可選擇含以下成分的潤手霜:

  • 礦物油、白石蠟,石蠟:保濕能力高,但質地較硬且油膩,較適合皮膚嚴重乾燥人士。
  • 氧化鋅 ,二甲硅油:於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阻隔水溶性的致敏物接觸皮膚。
  • 甘油,尿素:軟化皮膚,有助皮膚鎖緊水份。
  • 透明質酸:親水性高分子保濕劑,能於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鎖住皮膚水份。

5款不含香料成分的潤手霜:

消委會於去年為50款潤手霜做測試,當中推薦5款不含任何可致敏香料成分的潤手霜,包括:

  • BIODERMA(柔潤護手霜),$160
  • EAU THERMALE Avène(極致滋潤護手霜),$98
  • YVES ROCHER(山金車深層滋養潤手霜),$80
  • Eucerin(抗乾燥深度滋養手霜),$75
  • EOS Evolution of Smooth(潤手乳霜 ,蘭花香草),$29

{{hket:inline-image name="12.jpeg"}}{{/hket:inline-image}}

最新口罩供貨消息:

【不斷更新】各大商戶最新供貨詳情

撰文︰賴天兒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