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補濕攻略

發佈時間: 2019/11/07

秋冬補濕攻略

秋冬季節天氣乾燥,除感覺口乾、嘴唇乾外,如果每天沒有好好擦潤膚乳,手腳皮膚更易感覺枯燥,甚至會出現一層白白的乾皮屑。中醫理論認為當身體內有熱,就會不斷「燒乾」水份,即使你不斷飲水也未能緩解。

天氣的外在影響很難改變,卻可以微調生活及飲食習慣。工作枱頭可以放一台小型噴濕器,飲食要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及屬性偏溫熱的食材,如雞、羊、牛等。辛辣讓身體出汗,屬性偏熱的食材,多吃會讓身體上火,進一步「燒」乾體內津液。另外,經常熬夜人士更要減少進食煎炸食物,因身體遭到燥熱之邪侵犯,或會灼傷脈絡,令體內水份流失,最終令皮膚乾燥。

陰虛型體質人士最適合滋陰,身體多偏瘦,是乾燥型體質。多伴隨以下症狀,如眼乾、口乾,飲多而不解渴、皮膚偏乾、體形偏瘦、面部烘熱,潮熱盜汗(睡眠中出汗,醒後汗止)、手腳心、胸口煩熱、小便偏黃、大便偏乾,呈粒粒狀態甚至便秘。這類體質要適量進食滋陰潤肺的食材保持肌膚濕潤度,如麥冬、花旗參、石斛、蜂蜜、花膠等。

早上7時至11時是脾胃經循行的時段,脾胃會吸收食材中的營養,故建議於這時段服用保濕食材。注意,滋陰過度會令身體聚濕,變成濕重,所以痰濕及濕熱體質人士絕對不宜,否則吃後身體可能更疲倦。

(本欄隔周四刊登)

撰文: Cinci 香港註冊中醫、CheckCheckCin創辦人、《飲湯》作者
欄名: Cin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