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容易食滯胃脹? 中醫教你3招改善消化不良

發佈時間: 2019/09/12

中秋容易食滯胃脹? 中醫教你3招改善消化不良

中秋佳節又到, 吃完月餅再品嚐應節水果,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胃脹。有中醫師表示,部份體質虛寒人士,即使進食分量不大,也很容易感到飽滯,建議除了採用傳統消滯食療外,亦不妨自製中藥暖包來敷肚皮,有助防止反胃及嘔吐。

延伸閱讀:【星期三靚湯】中秋食滯捱夜傷脾肝 兩款湯水消積滯助清熱

暴飲暴食:脾胃濕滯

中大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醫師曾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在過時過節,很多人都會吃得盡興,燒烤、打邊爐、月餅等肥甘厚膩之物,都會損傷脾胃,由於水濕太多,脾滯無力運化,有飽滯之感之餘,可能會減弱消化功能。他指出這類因暴飲暴食而飽滯的情況,建議可以用山楂、烏梅、內金及麥芽等焗水飲,以幫助消滯,排走體內濕邪。

山楂烏梅內金焗水

材料:山楂2錢、烏梅3粒、內金3錢、麥芽3錢

製法:將所有材料放入茶袋,焗水30分鐘,加少許冰糖調味成。

功效:山楂可以消食化積烏梅有除口臭及健胃作用;而內金能清肝膽熱毒

「食兩啖」已飽:虛證
林醫師又表示,部份人本身屬虛寒體質,即使只吃四份一件月餅,或者吃少許生果,便會感到飽滯,而這類狀況屬於「虛證」。他指出虛寒人士需要靠補氣來健脾化胃,建議吃粥消滯,而且質地要較黏稠,加入防黨、內金、陳皮及烏梅等來煲粥吃,有助補氣及開胸化痰。

防黨內金粥

材料:防黨3錢、內金3錢、陳皮1角、烏梅3粒及半碗米

製法:將所有材料煲粥,煲1-1.5小時即成。

功效:有補氣化食、消滯和胃作用

暖包敷肚皮可以防反胃
除了以上兩種食療外,林醫師更提供對應體質虛寒的一個方法,當食滯時可將粗鹽、白米及吳茱萸加入鑊炒熱,然後用布袋包好,敷肚臍上下的位置,那裡是上中下脘穴,也是丹田位置,稍稍敷一回有助防止反胃、反芻及嘔吐等。

消滯外敷暖包

材料:粗鹽一斤、白米半斤及吳茱萸一両

製法:將所有材料加入鑊中炒至微熱,然後放入布袋之中綁好,放在肚臍上下位置熱敷。

功效:防止反胃及嘔吐等

林醫師又補充,適當按壓足三里穴位有助提升腸臟動功能。

{{hket:inline-image name="foot.jpe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dsd.jpeg"}}{{/hket:inline-image}}

中大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

 

撰文:林幸琦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