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打止嘔藥後眼歪嘴斜 醫揭用藥誘發錐體外症候群

發佈時間: 2019/08/22

女子打止嘔藥後眼歪嘴斜 醫揭用藥誘發錐體外症候群

日前台灣一名女子因急性腸胃炎求診,打止嘔藥後突然臉部受影響、眼歪嘴斜,及後發現是錐體外症候群所致,經治療後症狀已有改善。有藥劑師提醒,有兩款止嘔藥可阻斷神經傳送物質,30歲以下患者服用後,出現錐體外症候群風險較大。

打止吐針後眼歪嘴斜

據《世界日報》 報道,涉事的陳姓女子因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求醫,打止嘔藥後回家休息,豈料到家後,臉部突然變得猙獰、眼歪嘴斜、反白眼,嚇到家人以為她中風,於是趕緊求醫,發現陳女是因為止嘔藥引起錐體外症候群,打完抗膽鹼藥物後,症狀得以改善。

同食止嘔藥及抗精神病藥物可增加風險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註冊藥劑師李曉儀表示,神經系統有神經傳送物質,當神經傳送物質受阻斷,就會出現「錐體外症候群」,患者會出現肌肉不自主收縮(如反白眼)、坐立不安、或出現類似柏金遜症等症狀(如僵硬、「面具臉」)。

當中,兩款止嘔藥包括Metoclopramide及Prochlorperazine可阻斷神經傳送物質,服用以上兩款止嘔藥的30歲以下的患者,出現錐體外症候群風險較大。她補充,服食大劑量的止嘔藥,或同時服食會引起錐體外症候群的藥物,如抗精神病藥物也會增加風險,「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引起錐體外症候群的機會較大,但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亦有風險。」她提醒,很多長者需要長期使用抗精神病物藥,同時服食止嘔藥時需加倍小心,以免增加風險。

一旦出現錐體外症候群,醫生會施打抗膽鹼劑benztropine或抗組織胺劑Diphenhydramine以紓緩症狀。她提醒,曾出現錐體外症候群的患者一般會有紀錄,但下次求醫時最好提醒醫生曾經發生過錐體外症候群,避免再度服食相同的止嘔藥。

{{hket:inline-image name="01.jpg"}}{{/hket:inline-image}}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