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VS慢性胃炎 伴隨危險訊號恐患癌?【養好你的胃】

發佈時間: 2019/06/11

急性胃炎VS慢性胃炎 伴隨危險訊號恐患癌?【養好你的胃】

胃炎即是指胃黏膜有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患者常見症狀包括︰上腹部疼痛、噁心和消化不良。腸胃肝臟專科醫生畢耀權說,單靠病徵很難分辨,主要以時間劃分,急性胃炎大約只會維持1至2個月,慢性胃炎一般維持半年或以上。

急性?慢性?

急性和慢性胃炎病徵相似,患者通常會上腹疼痛、噁心、有燒灼感、胃部不適等。急性胃炎也有機會出現於過濾性病毒引致的腸胃炎中,當然病徵除了胃部不適外,還有下痢、腹痛等現象。

延伸閱讀︰胃痛原因要找出!單靠胃藥治標不治本【養好你的胃】

暴飲暴食、喝酒過多刺激到胃壁黏膜物,就有機會引起急性胃炎。畢耀權說,急性胃炎患者有可能是因應酬時喝過多酒、進食過量刺激性食物、服用消炎止痛藥﹙非類固酵消炎藥及亞士匹林﹚等引起。

如醫生發現患者有危險訊號:包括體重下降、吞咽困難、嚴重嘔吐、貧血或解黑便等,就有需要做胃鏡及其他檢查,測試是否只是胃炎、幽門螺旋菌感染,或是更嚴重的病症,如癌症。

幽門螺旋菌作怪

慢性胃炎大多是由胃黏膜上的幽門螺旋菌所致。畢耀權表示,幽門螺旋菌只存在於人體胃內,感染後可以完全沒有病徵,有研究指約50%居住在東亞地區︰包括中、日、韓的人有幽門螺旋菌,很多人是年輕時感染,年紀大才發病。

小知識

幽門螺旋菌可引致屬全港第4大癌症殺手的胃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亦將幽門螺旋菌列為一級致癌物,屬第一種被定為致癌的細菌。幽門螺旋菌是可生存於胃部的細菌,不怕胃酸,還會引起急性和慢性胃部發炎。感染患者會長期感到胃痛、消化不良、上腹灼熱等症狀。

{{hket:inline-image name="20190611_lo.jpeg"}}{{/hket:inline-image}}

對症下藥 及早治療

胃炎患者應先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及煙酒,使胃有足夠的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最重要是按照醫生指示,依時服藥或接受進一步檢查。

為避免患上胃炎,胃部敏感者應少吃太辣的食物或喝大量烈酒,進餐亦要定時。

{{hket:inline-image name="DR.jpeg"}}{{/hket:inline-image}}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