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林惠賢指出,黃帝內經有兩句說話道出人會否得病,第一句是「正氣內存,邪不可干」;第二句是「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會否得病在於個人正氣是否足夠。正氣的概念類似現代醫學的抵抗力。如果正氣足夠,引致身體出現疾病的邪氣便不能干擾到身體,相反如果已經生病,代表身體有正氣不足的問題。因此,要預防流感,維持身體正氣足夠最為重要。
感冒應從三方面切入處理
生活:平日生活作息定時;睡眠充足;適量運動;做好保暖;避免穿短裙和短褲
飲食:三餐定時,分量適中,不宜過飽過餓
心情:心情平和,情緒起落不宜太大
2款茶療助你舒緩不適
若開始有少許不適,又未至於發展至感冒,應先辨別寒熱,不宜亂喝坊間感冒茶。坊間普遍感冒茶都以清熱解毒為主,但香港人很多時感冒都是先受風寒,若屬風寒或痰濕型感冒,飲了清熱的感冒茶,症狀有機會加重。此外,香港人大部分都在充滿冷氣的環境下工作,多數2體質偏寒,尤其是女性。
1. 紫蘇葉生薑茶
適合發冷、怕風、頸緊或鼻水多而清
病發原因:睡覺時、穿著不夠或受冷氣吹而受寒,休息不足而氣虛(視乎體質)等
材料:紫蘇葉 5克、生薑3片
做法:將以上材料放入杯中,以滾水沖泡,加蓋焗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兩者皆可散寒解表,舒緩怕冷及鼻水。注意體質偏熱、風熱感冒、有口腔潰瘍則不宜飲用。
小貼士:避免吹風,例如巴士或辦公室中避免風口位,多帶圍巾或外套出街,多穿長袖衫褲。飲食上適宜避免生冷,多飲熱水。
2. 薄荷葉菊花茶
適合喉嚨痛及乾涸、頭脹痛
病發原因:天氣突然變冷,陽氣不能發散;食過多煎炸辛辣食品,休息不足而陰虛火旺(視乎體質)等
材料:薄荷葉5克、菊花 5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放入杯中,以滾水沖泡,加蓋焗10-15分鐘即可飲用。飲用前,可聞聞茶香,讓薄荷助通鼻竅及醒腦。
功效:兩者皆可發散風熱,適宜風熱咽痛,口乾渴等情況飲用。注意如體質偏寒、或正值風寒感冒期間則不宜飲用。
小貼士:避食煎炸辛辣食物,多休息,避免熬夜,多飲水。
以上茶飲只能作舒緩,並非作治療用途,若症狀持續,應盡早求醫。
註冊中醫師林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