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測前列腺癌 提升診斷率

發佈時間: 2018/12/21

新技術測前列腺癌 提升診斷率

前列腺癌是本港常見男性癌症排第3位,發病率緊隨肺癌及大腸癌。泌尿外科醫生指,50歲或以上男士是前列腺癌高危人群,但因早期病徵不明顯,需依靠定期身體檢查發現,本港近年引入新技術,結合磁力共振及超聲波,抽取異常組織檢驗,提升診斷率,亦可減少重複抽取組織所帶來的細菌感染等風險。

據醫院管理局數字,2016年前列腺癌位新症有1,912宗,較2005年的970宗增近倍,死亡率更位列香港男性癌症的第5位。

浸信會醫院泌尿外科顧問醫生俞昌指,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療率高達9成,但早期前列腺癌無明顯徵狀,一般會透過肛門指診或驗血作初步診斷。

減重複抽組織次數

俞醫生指,初步診斷有懷疑後便會以超聲波輔助,抽取前列腺組織化驗,以作確診。由於超聲波技術未能有效辨識異常組織,或需增加抽取組織的次數,病人亦要承受多次抽取組織所帶來的風險及心理壓力。

近年前列腺癌的測檢技術有新突破,可減少病人重複抽取組織次數。本港約2年前引入融合磁力共振及超聲波技術的檢測方法,可透過磁力共振辨識異常組織,再以超聲波作導引抽取異常組織。浸信會醫院今年9月推出有關服務。

小便困難宜及早求醫

俞醫生提醒,雖然早期前列腺癌無明顯徵狀,但當出現小便頻密、排便困難、血尿等徵兆時,應即時求醫,以上徵狀可能由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引致,若不幸確診會因應情況選擇外科手術、放射治療、荷爾蒙及化學治療等。

記者︰葉漢亮

攝影:冼偉倫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