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正降低心臟效能 易致中風心臟衰竭

發佈時間: 2019/03/25

心律不正降低心臟效能 易致中風心臟衰竭

心律不正在新聞報道上常與猝死、休克牽連在一起,令人感到可怕,其實它是一種很常見的心臟病,病情輕微如異位搏動,可不必接受治療。在正常情況下,醫生會接照心律不正的成因對症治療,如為患者處方抗心律不正藥物、施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外科手術或植入心臟起搏器、除顫器等。

延伸閱讀:心臟衰竭易猝死?處理不當增死亡風險!

心臟正常跳動靠電脈

一般而言,心律不正是指心臟的電脈因不能與心跳互相協調,而出現心臟跳動過快、過慢或不規則的情況。控制心臟跳動是由心臟的竇房結發出穩定的電訊號,再經由心臟傳至心房及心室,令它們收縮,造成心跳,然後把血液流出心臟進入肺部,把帶氧血流遍全身。若果在整個過程中,在任何一處出現問題,也會導致心跳不正常。

嚴重時增瘁死風險

正常的心跳是每分鐘60至100次,而心律保持穩定。但當心跳過慢,例如每分鐘少於60次;或心跳過快,例如處於靜態時心跳每分鐘多於100次,那就是患上心律不正。更有可能的是,患者心跳速度正常但不規則,那就是心律不正中最為常見的一類——心房纖維性顫動(簡稱心房顫動)。患上心房顫動,心搏會變得異常,病情嚴重時心臟難以泵出血液,令人體開始缺氧,患者可在幾秒內失去知覺,更可能導致猝死。

血塊易成致動脈栓塞

不論是哪一種心律不正,患者都會感到心悸(意識到心跳而感不適)、疲倦、氣促、胸痛、頭暈,嚴重時患者說話含糊不清、視力模糊及四肢乏力,有些心律不正更可是全無徵狀。心律不正會降低心臟泵血的效率,令血液無法暢順流通,同時增加凝結成血栓的機會,容易造成動脈栓塞,增加患上中風及心臟衰竭的風險。

心律不正不一定是嚴重心臟病

心律不正成因很多,如本身患有心瓣疾病、心肌炎、冠心病、突發性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出現心律不正的機會增加;有部分人是因藥物副作用、精神緊張、酒精、咖啡因等,也有部分未能找出病因或其他高危因素。不過三高人士(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常煙酒及身體過重的人都是心房顫動的高危人士。

資料來源:關心您的心、醫院管理局、衞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