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誘發心臟病 病患不自知風險高

發佈時間: 2018/11/15

運動誘發心臟病 病患不自知風險高

{{hket:inline-image name="card2.jpeg"}}{{/hket:inline-image}}

無論是任何年紀,運動時出現突發性心臟病是很危險的事情,病人多是身患心臟病而不自知,病發時輕則出現胸悶、心口疼痛或有被壓住的感覺、容易氣喘、暈厥,重則在毫無徵兆下陷入昏迷,以至一命嗚呼。

延伸閱讀:運動後忌即飲冰水降溫 嚴重可致血管收縮或猝死

年長患者多見心血管栓塞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心臟科教授蕭頌華指,運動時出現心臟病發的成因,可以患者年齡作確診推斷。40歲以上人士普遍患上心血管病如冠心病,患者多因長期不良習慣包括吸煙、多吃肥膩食物等,使心臟冠狀動脈的膽固醇積聚而收窄,劇烈運動時導致冠狀動脈突然栓塞,無法輸送氧氣及血液到心臟肌肉,以致急性心肌梗塞,容易引起心臟衰竭,使第一次的病發成為最致命的一擊。

年青病人多患先天心臟病

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運動時出現突發性心臟病多是患上先天性心臟病而不自知所致,例如長QT綜合症或心肌肥厚症,前者是心律不正的一種,指心臟每一下跳動間的重置時間過長(其病名也是這個因由而來),後者則是指心臟收縮時因變得過分肥厚,以致阻礙主動脈的血液出口,使血流量過低,影響腦部血液供應,增加暈倒及死亡風險。

醫生表示,若做運動時出現疑似心臟病徵狀,應該立即停止任何活動並向同行親友或途人提出需要協助,如身體靜止後仍出現心口痛或心口鄰近位置疼痛,應前往急症室尋求醫生幫助。

適量運動可強心

做運動容易誘發患者心臟病發,難道心臟病患者不應該做運動?醫生建議,做運動始終對心血管有益健康,因此心臟病患者要視乎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每日30分鐘、每周3個半鐘進行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急步行、單車、游泳等也是最佳選擇。至於冠心病或心肌梗塞患者需要參加復康計劃,如進行每周約兩小時的復康運動,可減低心臟病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