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關節炎亦即是以前所俗稱的「牛皮癬關節炎」,此舊名稱常令人誤以為與真菌感染有關,但其實它是一種因自身免疫系統失調而引起的慢性關節炎。根據非正式的統計,香港約有 30,000 名銀屑病關節炎患者,當中約 15 至 20% 同時患上銀屑病,病發年齡多數於 30 至 40 歲及 50 至 60 歲,其他年齡群組例如10多歲或 70 歲以上亦時有發現,男女患者比例相若。
風濕科專科崔慶森醫生解釋,醫學界相信銀屑病關節炎與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有密切關係,惟確切成因仍然不明。患者常見因不同部位關節出現僵硬繃緊和腫痛,令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部分患者更有機會同時患上銀屑皮膚病,感覺痕癢而且有礙正常社交,興幸近年已有一些嶄新的治療方案可供患者選擇,治療效果相當理想。
生物製劑為治療帶來曙光
崔醫生指出,現時用於治療銀屑病關節炎的藥物,包括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物(傳統DMARDs)、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anti-TNF agents)、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白細胞介素抗體(Interleukin,簡稱白介素)、止痛藥和類固醇,各有優點及缺點,醫生會按照患者個別情況,商討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例如甲氨喋呤之類的傳統 DMARDs 雖然價格較便宜,惟服用後或會引致嘔吐不適或肝功能受損,類固醇則常見在長時間使用下造成較大副作用等。
{{hket:inline-image name="ThinkstockPhotos-87173467.jpg"}}{{/hket:inline-image}}
崔醫生同時提到,儘管以目前的醫藥水平來說,銀屑病關節炎仍然無法根治,惟現時的藥物治療經已能夠有效控制病情,避免關節情況進一步惡化,並盡量協助患者紓緩症狀及回復正常生活。例如近年發展迅速的生物製劑,就為治療銀屑病關節炎帶多選擇,令更多病人有機會獲得適切治療之餘,控制病情的速度也較傳統藥物更快,為一些接受傳統治療但效果不佳的患者帶來曙光。
據了解,這類生物製劑乃透過皮下注射入身體釋出藥效,一般需要每星期、每兩星期或每4星期注射一次,由於在接受注射初期需要密切監控藥效反應,因此覆診次數也會較為頻密,惟一般在約6個月後,當治療進展轉趨穩定,便可減少覆診次數。
另外,患者平日亦應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注意飲食均衡和休息,平日多做運動,並且不要吸煙,保持健康體魄和愉快開朗心境。
個案分享
及早注意病變 避免關節嚴重變型
佩芬猶記得在 1982 發現自己患上銀屑病時只有 20 歲,初時以為只是普通皮膚問題,惟兩年之後手指關節更出現腫痛、屈曲情況,曾看跌打及骨科但病情不斷惡化,及至 1985 年終於獲轉介至公立醫院的風濕科時,才得悉自己所患的是銀屑病關節炎。
不幸的是,由於80年代醫學水平及對此症的認知仍然有限,佩芬並未能及早獲得適切的治療,短短幾年間,身體上所有主要關節如手指、手肘、膝蓋、髖關節等都已遭受不可復原的侵害。
佩芬展示她一雙已因病變而嚴重變型的手掌,可見10根手指都已萎縮屈曲,完全失去正常的活動能力,雖然尚可照顧個人基本日常起居,惟大部分較為粗重的家務,例如抹窗、更換燈泡等,都需要由親友或義工代勞,每隔數月更需要好友到訪家中協助進行大掃除。現時佩芬只能一直按照醫生指示,斷斷續續地服食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物甲氨喋呤,以緩解關節發炎引起的腫脹及疼痛。銀屑病關節炎患者在生活上所面對的折磨和挑戰,實在不難想像。
佩芬期望藉着分享她的人生遭遇,可喚起普羅大眾對銀屑病關節炎的警覺:「這種突如其來的疾病,往往來得又猛又急,在短時間內對身體造成永久性的損害。興幸的是,現今的醫藥技術能夠在病發初期及早控制病變,因此大家應多加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號,一旦關節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腫痛,千萬別假設只是普通扭傷而掉以輕心,應立即求診接受詳細檢查,千萬不可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hket:inline-image name="puifan.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