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紹榮
謝紹榮

量化寬鬆害苦窮人

發佈時間: 2018/04/04

量化寬鬆害苦窮人

正當子華神大聲疾呼「唔好買黃牛,寧願見吉位」,居然有人會以DSE經濟科考生考試模式搶答「因為門票定得唔夠貴,供求問題」。如果此話出自一位DSE經濟科老師口中,藉此令學生明白「調高價格可解決求過於供」,該老師就地取材必獲好評;然而,當此話出自一個薄有名氣的組織時,便頓感突兀,有抽錯火水之嫌。

人生就如流星雨,短暫而美麗,棟篤笑已陪伴大家近30年。驀然回首,人生路途上的對對錯錯,「時間」都在每人身上烙下印記,扮演着中立角色,不偏不倚。不過在金融世界裏,時間卻好像只在偏幫有錢人,皆因傳統資產價格,即樓市及股市的上升速度,遠較勞動人口工資升得快。至於造成這現象的主因,與其說是窮人懶,倒不如說是全球貨幣供應量急速膨脹所致。

自1971年美國取消了金本位制度後,金錢便再不是「金錢」,而是「貨幣」。雖然各大國均擺出一副不會濫發鈔票、胡亂量化寬鬆的姿態,但事實上只要國內通脹受控,權衡形勢後,哪有政府不想透過增加貨幣供應量,來應付經濟萎縮風險?過去10年,全球樓市、股市均大升,正是多次量寬後,太多資金在市場游走的結果。

從今以後,希望大眾能認清一點,在金融世界裏,時間並不是無產階級的朋友,而是要追趕的對手。人生就如流星雨,短暫而美麗,除「談情及露營」外,也要豐富財務知識充實自己。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謝紹榮 跨國保險集團前亞洲區投資管理總監、現積極推廣財務教育
欄名: 錢以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