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發佈時間: 2013/08/13

明知山有虎,為何偏向虎山行?這需要一個理性和有邏輯的答案。武松的理由有三,一是趕路,二是「打得」,三是心存僥倖(山那麼大,未必撞正老虎)。連乾三大碗酒是壯膽,手中有棍是多一重保險。後來發生的不少是運氣,令他成為打虎英雄。

這次和一羣朋友站出來成立「幫港出聲」行動,也有點偏向虎山行的感覺。佔中三子不是虎,但行動意念加上有些傳媒的手法,反對派支持者尤其網上「朋友」,說他們如狼似虎也不為過,對不對?既知危險,為何做?

武松是趕路,我和同道者的主因是不想香港及香港人,包括自己和家人,受佔中可能帶來的嚴重傷害。這我們已解釋得清清楚楚。我不「打得」,最多是「講得」。手中更無槍無棍,所以老虎一定贏,對嗎?

這次更絕不可能僥倖,做個記者招待會,等同送張路綫圖時間表給老虎。它怎可能不找上門?

我不喝酒,連壯膽也做不到。有金錢利益?哈,我們40多人全是義工,出自己出時間出錢出力,各自捐款五千至十萬不等。站起來只因為不想香港「衰」。因為佢衰,大家只可能更「衰」。明白嗎?

有人問我是否「想死」,也即是心理學家說的death wish?當然不是。那走向虎山的我們如何求生?

老虎有一特性,一對一,老虎九成九機會殺死你。但它怕聲,更怕多人。只要人夠多,大家發聲,甚至打鑼打鼓,老虎咆哮幾聲,就夾着尾巴逃去。印度人就是這樣趕老虎、獵老虎了。所以我們需要十萬人,或更多的人來支持。我們才可以趕走想傷害香港人的老虎(們)。所以這次出來,不是心存僥倖,而是預計危險下(calculated risk)的冒險。

沒有人響應會怎樣?先入虎山的人行先,自然死先。不出聲的人是否從此平安快樂無憂無慮?唉,又不是很快「他朝君體也相同」?

出不出聲,看你了。(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周融 資深傳媒人,報紙,電台,電視三棲,更是創業者,管理人,老闆級。多心多才多藝!
欄名: 星期二周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