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何綺華博士
霍何綺華博士

乳健檢查

發佈時間: 2014/01/14

過去十年,本港乳癌新增個案連年上升,現時更是女性頭號癌症。所謂「及早發現,治療關鍵」,乳癌基金會一直鼓勵女性定期檢查乳房。一般人以為自我檢查乳房,只是局限於乳房,原來檢查範圍還包括鎖骨上下及左右腋下。

50歲的Vera因母親及姐姐曾患乳癌,所以定期接受超聲波及乳房X光造影檢查。09年自我檢查時,她發現腋下有兩粒異物,乳房則未摸到任何硬塊,但因乳癌家族史,她也為乳房進行超聲波及乳房X光造影檢查,結果乳房並未發現異樣。最後Vera將淋巴切除並進行化驗,結果證實是乳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II(HER2)呈陽性,即為HER2型乳癌患者。

Vera的個案反映,乳癌並不一定在乳房上首先發現,它可以首先出現在腋下淋巴。如何「乳健檢查」?已收經婦女可每月同一日檢查,未收經婦女應在月經前後一星期檢查、乳房腫脹消減時進行,包括觀察和觸摸乳房,熟習乳房狀況和留意是否有異常變化,例如有沒有硬塊、腫脹等。同時,亦要檢查腋下有沒有腫塊或淋巴結發大。

另外,20至39歲女性,每三年到專業醫護人員進行臨床檢查,40歲或以上則同時每兩年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

據資料統計,近80%乳癌患者是無意中發現乳房有腫塊,直徑已達兩厘米,即屬乳癌第二期或以上,除接受手術外,術後化療比率超過66%。但定期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的患者,腫瘤直徑平均只有1.3厘米,屬第一期,術後化療比率只有25%。因此,定期檢查十分重要,如果發現乳房有任何變化,請立即求醫找出原因。乳房變化未必和乳癌有關,但切勿諱疾忌醫,錯失及早醫治療的機會。

info@hkbcf.org(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