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何綺華博士
霍何綺華博士

靜觀自療,靜心自癒

發佈時間: 2017/03/21

康復中的姊妹,難免因擔憂癌病復發而產生負面情緒。此時身邊親友的陪伴固然有幫助,扶持患者從癌症低谷裏看見曙光。不過,要跳出谷底、重獲新生,仍需靠姊妹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就此基金會自一年多前舉辦近年愈來愈普及的靜觀認知治療課程,盼透過專業治療師的講解,透過靜觀訓練,讓姊妹學懂如何建構平靜和諧的心境,讓心靈自行痊癒外,同時具智慧地面對逆境。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學者Dr. Jon Kabat-Zinn,早於1979年已創立「靜觀減壓」診所和課程。經多番研究、應用及添加新元素,逐漸發展成靜觀認知治療。多項研究指此類治療有助減輕焦慮,調適情緒和身心狀態,改善失眠問題。有助解決姊妹患病後常因憂慮病情而產生緊張和失眠等情況。

靜觀治療亦讓姊妹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況,了解個人需要,並「活在此刻,接納實況」,減少胡思亂想。治療師分享有姊妹接受靜觀治療前後的轉變︰患病前愛打扮的她,在切除乳房後認為自己已非正常女性,甚至恨自己、怕見人而不外出。然而,當她平靜作自我觀察後,便心感生活痛苦不堪,反問為何淪落至如斯田地;一念之間突然覺悟,她必須放開、接受及愛護自己,脫離墮落險境,重新踏上正途。

英國有一位姊妹於十年內經歷確診、康復、復發之病況。全靠透過靜觀認知治療,她正面迎來人生幻變、撫平跌宕起伏的思緒,更體會抱持靜觀、愛與慈心,活着才有意義。最終她再次戰勝癌魔,更成為靜觀認知治療師,並出書分享靜觀抗癌之心得。

靜觀解鬱結,自療身心靈。不論患病或康復中的姊妹,都應保持開放平靜的心態,善巧應對困難,以達至自我痊癒,重過新生活。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