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篤手指」 達控糖目標

發佈時間: 2014/09/05

有研究指出,定期「篤手指」監測血糖可有效減少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均建議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血糖監測。但很多病人只為「交功課」而篤手指,有時甚至基於「諱疾忌醫」的心理,沒有做好血糖監測。有些病人只偶爾檢測早上空腹血糖,沒有超標便以為血糖「正常」,但驗血時發現HbA1c糖化血紅素不合格,這可能反映其餐後血糖偏高。

每日24小時的血糖水平不停轉變,空腹及餐後血糖水平皆不同,血糖檢測能反映即時的血糖水平。如果要了解血糖的波動,病人需要於不同時間檢測血糖,包括空腹、餐前、餐後兩小時及睡前。至於檢測的次數則因人而異,醫生會與病人商討,按個別情況定立控糖目標。

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血糖,例如食物、運動、藥物、情緒、壓力、疾病等,而且對每個人的影響都不同。如果想知道個別事情對血糖影響有多大,病人可作針對性的前、後比對檢測,例如於運動前後檢測血糖,便可以知道血糖變化及運動對控糖的成效;同樣地,於餐前餐後檢測血糖,便可以知道哪些食物會令血糖急升。通過有效的血糖監測,病人可從中學習,重要的是要作出相應的調節,以達到控糖目標。

撰文: 丘思欣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欄名: 專科專論——泌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