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隱血測試篩檢大腸癌

發佈時間: 2015/05/28

癌症篩查是指為無症狀的人士進行檢測,從而找出患癌或有較高風險患癌的人,以便及早診治。大便隱血測試是常見的大腸癌篩檢方法。

大便隱血測試一般稱為大便檢查,是一項簡單、方便而絕對安全的篩查方法。隨着科技發展,現今大腸癌普查計劃大多採用定量免疫化學測試(Quantitative 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參加檢測者毋須戒口或戒藥,一般可在家中採便,採集如米粒般大小的大便,放入密封的容器內,盡快將樣本送交指定收集點,然後統一進行化驗;即使是微量出血也能檢測出來。大便樣本帶隱血有多個可能性,並不一定代表患上大腸癌,因此參加檢測者必須徵詢醫生意見,經評估後按需要作大腸鏡檢查。

海外研究顯示,使用大便隱血測試作為大腸癌篩查可減低大腸癌死亡率達15至33%。相比其他篩查方法,大便隱血測試較具成本效益。

亞太區不少國家,如澳洲、日本和新加坡,均使用大便隱血測試作為國家大腸癌普查計劃的篩查方法。

撰文: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處
欄名: 衞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