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乳癌|38歲養生女確診2期乳癌 愛食1種水果惹禍 醫生:患乳癌風險增67%

發佈時間: 2025/10/24

據統計,本港女性頭號癌症殺手非乳癌莫屬,多年來穩居榜首。台灣一名38歲媽媽平日一向養生,有天摸到乳房有硬塊確診2期乳癌。有醫生指出,經常吃水果可能是致癌成因。

同場加映:

{{hket:ul-video id="12146"}}{{/hket:ul-video}}

乳癌|非高危族群卻罹癌 關鍵出自飲食習慣

台灣外科醫生陳榮堅在其專頁分享特殊病例,一名38歲媽媽無家族史、無生育風險因子,工作環境亦無任何致癌輻射因子,有一次偶爾摸到乳房有硬塊,確診第二期乳癌。女子平日不吃甜點不嗜甜,但卻經常吃大量水果養生。陳榮堅指出,果糖同樣屬於碳水化合物,曾有研究顯示,經常吃碳水化合物的人,發生乳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67%,而部分水果含果糖越高,等同碳水化合物含量亦很高。陳榮堅解釋,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醣類(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度時,會在身體多處引發嚴重發炎反應,不僅增加罹患乳癌風險,也可能提高胰臟癌、大腸癌的發生機率。

乳癌|飲食失衡導致癌變

陳榮堅續指,癌症形成通常源於自己細胞再生時出現變異。當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容易造成全身發炎反應,若同時蛋白質攝取不足,會導致飲食失衡,使新長出來的細胞發育異常,進而產生「怪異細胞」,也就是癌症。這種長期飲食失衡造成的慢性發炎狀態,為癌細胞生長提供了有利環境,即使沒有家族遺傳因素,仍可能誘發癌症產生。

乳癌|水果含高碳水 過量攝取引發發炎

減重醫生蕭捷健曾在其Facebook專頁上載短片指出,許多人誤以為只有吃起來甜的食物才含碳水化合物,事實上部分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當高。

以每100公克計算,含高碳水的水果包括

  • 香蕉:約含23克碳水化合物(約半根中型香蕉)
  • 提子:約含15-20克碳水化合物(約15-20顆葡萄)
  • 荔枝:約含15-20克碳水化合物(約10顆去殼荔枝)

故此,他建議可以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水果:

低碳水的水果(每100克/1份):

  • 蔓越莓:約含約12克碳水
  • 士多啤梨:約含約8克碳水
  • 黑莓:約含10克碳水
  • 覆盆子:約含12克碳水

 中等碳水的水果(每100克/1份):

  • 蘋果:約14克碳水(約半顆中等大小蘋果)
  • 橘子:約12克碳水(約1顆中等大小橘子)
  • 水蜜桃:約10克碳水(約1顆中小型水蜜桃)
  • 奇異果:約15克碳水(約1顆中型奇異果)
  • 番石榴:約12克碳水(約半顆中型番石榴)

乳癌|乳癌年輕化4大致病危機

乳房外科專科醫生鄭伃書近日在節目《新聞挖挖哇》中提及,一名年僅16歲少女因自行檢查時,發現胸部有硬塊而求醫,經診斷後確認為乳癌。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_600.jpg"}}{{/hket:inline-image}}

鄭伃書表示,該少女初經來潮時間較早,且經常吃外賣或外出用餐、攝取過多高油、高糖、高鹽及加工食品,加上學業壓力大、家庭關係緊張、長期水分補充不足,造成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最終成為乳癌高風險族群。

鄭伃書指出,乳癌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初經過早、停經較遲、壓力過大、不良飲食習慣、未曾生育、未哺餵母乳、家族乳癌病史,以及曾患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另外,女性體內的雌激素與乳癌風險息息相關,初經越早或停經愈晚,體內累積的雌激素暴露時間越長,罹患乳癌機會就越高。值得注意的是,現今女童初經年齡有明顯下降趨勢,有些小學二、三年級的女童就已經來潮,相較於過去初中階段才開始初經來潮的時間為早。

同場加映|乳癌5大症狀

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資料,乳癌成因暫時成疑,但年齡增長、家族病史、高齡首次懷孕、沒有子女、不曾哺乳、更年期後肥胖、缺乏運動及酗酒等,均會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以下為乳癌的5大症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乳房檢查|自我乳房檢查方法

其實男女都會有可能患上乳癌,而兩者檢查乳癌的方法大致相同,只要定期檢查,可以增加及早發現乳癌的機會。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資料,自我乳房檢查的目的是提高對自己乳房的認識及對乳房疾病的警覺性,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在自我檢查時發現。自我檢查應在乳房並無疼痛或腫脹的情況、如經期後進行;停經後的婦女則可在任何時候進行。任何女性一旦發現乳房腫塊,應盡早找醫生檢查,獲取專業的意見和診斷。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乳癌|預防乳癌4大飲食建議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102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f7tndimup5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j6xmtg3tbm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ycbp87ro7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