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配合血液檢測 助揭開認知障礙早期面紗 醫學界籲高風險人士應及早接受篩查

發佈時間: 2025/10/21

有沒有試過忘記剛放好的鑰匙在哪兒,或是突然想不起熟悉的朋友名字?這些小事或許只是疲勞所致,但對長者來說,可能已是認知障礙的早期訊號。嘉諾撒醫院於阿茲海默症早期篩查計劃,結果發現,有48%參加者在血液檢測結果顯示有至少一項生物標記物存在風險,惟當中超過半數參加者在慣常的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測試中獲得正常分數。專家呼籲高風險人士如有懷疑,應及早接受篩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嘉諾撒醫院於2025年4月底至8月底進行阿茲海默症早期篩查計劃,當中共有89名年齡介乎51至87歲的人士參與,接受MoCA測試以評估記憶、注意力、語言、執行功能及定向能力,用於早期識別輕度認知障礙;與此同時,參加者亦獲安排進行血液檢測,透過檢測p-tau217(一種磷酸化Tau蛋白的生物標記),能高度準確反映阿茲海默症的腦部病理變化,並可識別陽性的類澱粉蛋白沉積,準確度與電子電腦斷層掃描(PET)及腦脊液檢測相近。

近半數人有至少一項生物標記物風險
結果顯示,44%參加者已屬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階段;48%參加者血液檢測結果顯示有至少一項生物標記物存在風險,其中超過66%參加者MoCA分數仍屬正常,甚至有17%為滿分。綜合MoCA結果,共有11名(24%)參加者被評估為高風險或中度風險,需轉介至專科醫生進行進一步評估與諮詢。

老人科專科勞思傑醫生表示,數據表明在認知功能尚未明顯下降前,血液標記物檢測已能識別出潛在風險,彌補MoCA認知評估可能出現的盲點。兩者相輔相成,大幅提升篩查的準確度及早期診斷率。勞醫生強調:「不少人都未必清楚認知障礙的症狀,如有懷疑,應及早接受評估,過去就曾有不少人士接受評估後證實沒有認知障礙,繼而更安心去面對生活,所以最重要的是先了解及評估自己當前的狀況。再者,輕度認知障礙並非絕症,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認知訓練及營養干預等方法,患者可積極管理病情。」

腦神經科專科黃家星醫生指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由大腦神經細胞內蛋白異常引發的漸進性認知退化疾病。類澱粉蛋白負責處理和儲存信息的神經元會被異常積聚的類澱粉蛋白佔據。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蛋白會在神經元之間形成類澱粉斑,最終導致腦部結構萎縮,加速學習與記憶功能的退化。

年齡 家族史 心血管病增等屬高危風險
黃家星醫生強調,高風險群包括65歲或以上長者、有家族遺傳病史人士、曾患心血管疾病者、患有「三高」或糖尿病者、曾遭受腦部創傷者,以及酗酒者,此類人士應提高警覺。嘉諾撒醫院總經理許小虎博士表示,提升大眾對疾病的認識至關重要。市民如懷疑出現相關症狀,毋須諱疾忌醫,宜及早接受篩查,把握治療黃金期,爭取延長與家人的寶貴時光。

阿茲海默症的治療主要針對改善患者的認知能力,以及減輕情緒和行為上的異常表現,從而幫助維持患者的日常功能和生活品質。近年有研究顯示,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透過抗澱粉樣蛋白藥物,在 18 個月後其認知退化速度明顯減緩。超過半數早期患者在接受長達 4 年治療後,認知功能得以改善或維持。總體而言,有 69%的患者維持或進一步改善病情,其中 56%有實質的認知改善。

{{hket:inline-image name="b.jpg"}}{{/hket:inline-image}}

▲(左)黃家星醫生、勞思傑醫生、許小虎博士籲高風險人士應及早接受篩查。